[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塔上作业的限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6585.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聪;张婉仪;邓国华;马锋;曾尚先;梁允智;吴柏涛;张开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作业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力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塔上作业的限高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控制器和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的测距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测距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塔上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磁吸装置,所述磁吸装置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当测距装置检测到作业人员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并且本发明的限高设备设有磁吸装置,可吸附在塔上上,安装便捷、稳固且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塔上作业的限高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定,在塔上作业时,工作人员距最下层高压带电导线垂直距离不得小于安全距离,若作业人员与输电线路过近容易引发人身触电事故和闪络事故。为了避免事故发生,目前的电力铁塔设置了限高棒或限高网来防止作业人员与带电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但是,限高棒、限高网等传统限位限高工具存在安装困难、警示作用有限的缺点,且由于塔下的监护人员的检测视角与塔上的作业人员的实际工作位置存在视角偏差,会造成监护提醒不及时、不到位,存在较大的危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374579U(公开日为2016年07月06日)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带电检测和测距装置,包括盒体、探头孔、外接线、安装板及其内安装的控制电路,控制部分包括电检测部分和超声波测距部分,其中,带电检测是通过探针将采集到的输电线路上周围的空间电场信号转化为交流的电压信号,对输电线路是否带电进行检测;测距检测是通过采用超声波的时间差测距法,获得人体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该专利公开超声波测距来测量盒体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当超过安全距离时发出警报,因此,该专利的盒体需要安装在电力铁塔上,但是该专利并未公开如何将盒体安装在塔上,塔上的塔身为桁架结构,盒体不易安装在其上,且盒体的工作位置位于空中,给装置的拆装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稳固且拆卸方便的用于塔上作业的限高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塔上作业的限高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控制器和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的测距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测距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塔上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磁吸装置,所述磁吸装置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磁吸装置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电磁铁和提手,所述提手包括横杆和两根分别与所述横杆垂直连接的竖杆,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提手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提手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竖杆上设有第二导电片,当所述提手位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导电片分别与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电源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和所述壳体依次连接,所述磁吸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臂上以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上分别设有所述磁吸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所述磁吸装置的端部均为板状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测距装置为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为球体,所述测距装置包括多个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红外信息,多个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绕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警报装置包括扬声器和警示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