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蟹有机复合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475.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6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贺原;郑萍;虞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览智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20/20;A23K20/28;A23K20/22;A23K2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复合 微量元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虾蟹有机复合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属于畜牧学饲料加工领域,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1.0~10.0%甘氨酸铜,5.0~20.0%氨基酸锰,5.0~25.0%氨基酸锌,1.0~15.0%硫酸锌,10.0~30.0%硫酸亚铁,0.2~5.0%超微碘酸钙,1.0~5.0%超微亚硒酸钠,1.0~10.0%超微氯化钴,30.0~50.0%麦饭石,可以大大的降低虾蟹生病死亡率,可以提高虾蟹的出栏率,不会使虾蟹的营养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蟹有机复合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属于畜牧学饲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虾蟹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现在人们在给老人或者儿童大多都是食用虾蟹,因为市场的需要所以出现大量的人工养殖,现在人工养殖都是使用人工饲料,大量的食用人工饲料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虾蟹生长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这样的虾蟹的营养就会大大降低,因为生长周期的缩短也使得虾蟹生病死亡率大大提高,如何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已经是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虾蟹有机复合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虾蟹生病死亡率,可以提高虾蟹的出栏率,不会使虾蟹的营养大大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虾蟹有机复合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1.0~10.0%甘氨酸铜,5.0~20.0%氨基酸锰,5.0~25.0%氨基酸锌,1.0~15.0%硫酸锌,10.0~30.0%硫酸亚铁,0.2~5.0%超微碘酸钙,1.0~5.0%超微亚硒酸钠,1.0~10.0%超微氯化钴,30.0~50.0%麦饭石。
所述的1.0%甘氨酸铜,5.0%氨基酸锰,5.0%氨基酸锌,1.0%硫酸锌,10.0%硫酸亚铁,0.2%超微碘酸钙,1.0%超微亚硒酸钠,1.0%超微氯化钴,30.0%麦饭石。
所述的10.0%甘氨酸铜,20.0%氨基酸锰,25.0%氨基酸锌,15.0%硫酸锌,30.0%硫酸亚铁,5.0%超微碘酸钙,5.0%超微亚硒酸钠,10.0%超微氯化钴,50.0%麦饭石。
所述的5.0%甘氨酸铜,15.5%氨基酸锰,20.0%氨基酸锌,13.0%硫酸锌,18.0%硫酸亚铁,3.5%超微碘酸钙,2.5%超微亚硒酸钠,8.0%超微氯化钴,40.0%麦饭石。
通过本方法制备的虾蟹有机多矿,全面充分补充微量元素营养,促进虾蟹的生长发育,改善其抗病能力,整体提升经济效益,可以大大的降低虾蟹生病死亡率,可以提高虾蟹的出栏率,不会使虾蟹的营养大大降低,且本配方是一种绿色多矿的预混料,环保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本虾蟹有机复合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1.0~10.0%甘氨酸铜,5.0~20.0%氨基酸锰,5.0~25.0%氨基酸锌,1.0~15.0%硫酸锌,10.0~30.0%硫酸亚铁,0.2~5.0%超微碘酸钙,1.0~5.0%超微亚硒酸钠,1.0~10.0%超微氯化钴,30.0~50.0%麦饭石。
所述的1.0%甘氨酸铜,5.0%氨基酸锰,5.0%氨基酸锌,1.0%硫酸锌,10.0%硫酸亚铁,0.2%超微碘酸钙,1.0%超微亚硒酸钠,1.0%超微氯化钴,30.0%麦饭石。
所述的10.0%甘氨酸铜,20.0%氨基酸锰,25.0%氨基酸锌,15.0%硫酸锌,30.0%硫酸亚铁,5.0%超微碘酸钙,5.0%超微亚硒酸钠,10.0%超微氯化钴,50.0%麦饭石。
所述的5.0%甘氨酸铜,15.5%氨基酸锰,20.0%氨基酸锌,13.0%硫酸锌,18.0%硫酸亚铁,3.5%超微碘酸钙,2.5%超微亚硒酸钠,8.0%超微氯化钴,40.0%麦饭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览智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览智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