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圈自动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5612.4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国成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5/35;B24B41/06;B24B27/02;B24B27/00;B24B41/02;B24B47/12;B24B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3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圈 自动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钢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钢圈自动打磨装置,包括:加工台;上料输送机构,设置在加工台的一侧;定位驱动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打磨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位于定位驱动机构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板,呈水平并且能够升降设置在加工台上,加工台上设有供升降板升降的避让穿口;固定驱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部一侧;两驱动轮,对称设置在固定驱动组件的顶部两侧;移动驱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部远离固定驱动组件的一侧;两导向轮,对称设置在移动驱动组件的顶部两侧,该设备能够自动上料,并且能够实现对钢圈的全自动打磨,提高钢圈打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钢圈自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的作用是对于漆面氧化、发乌、有划痕的车辆漆面,可抛掉氧化物、腐蚀物,达到恢复漆面洁净度的目的。目前对于钢圈翻新打磨抛光时,由于钢圈形状的特殊性,无法很好的全方位的对钢圈进行打磨抛光,很多车间通过工人用砂纸握住钢圈往复摩擦来实现打磨效果,此过程费时费力,效率极低,人工成本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圈自动打磨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圈自动打磨装置,该设备能够自动上料,并且能够实现对钢圈的全自动打磨,提高钢圈打磨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圈自动打磨装置,包括:
加工台;
上料输送机构,设置在加工台的一侧,用于将待加工的钢圈依次输送至加工台上的加工处;
定位驱动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用于将钢圈进行定位并且呈水平旋转;
打磨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位于定位驱动机构的一侧,用于将定位驱动机构定位后的钢圈进行打磨;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机构包括:
升降板,呈水平并且能够升降设置在加工台上,加工台上设有供升降板升降的避让穿口;
固定驱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部一侧;
两驱动轮,对称设置在固定驱动组件的顶部两侧,用于驱动钢圈旋转;
移动驱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部远离固定驱动组件的一侧;
两导向轮,对称设置在移动驱动组件的顶部两侧,用于供钢圈导向旋转并且定位。
优选地,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包括上料输送机和放料架,上料输送机呈水平架设在加工台的一侧,上料输送机的一端一侧与加工台对接,上料输送机的输送面与加工台的台面相同,放料架呈竖直设置在上料输送机的一端上方,放料架的底部与上料输送机的输送面设有供单个钢圈移动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缸、推块和挡板,挡板呈水平设置在上料输送机靠近加工台的一端,第一气缸呈水平设置在上料输送机远离加工台的一侧,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朝加工台的方向延伸,推块呈水平设置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料输送机上开设有供推块移动的第一穿口,上料输送机靠近加工台的一侧设有用于供钢圈移动的第二穿口。
优选地,所述加工台的远离上料输送机的顶部一端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的轴线与第一气缸的轴线同轴相交,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抵触钢圈的限位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国成,未经姚国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5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班数据缓存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变桨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