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热镁合金及其熔炼与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4205.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敖四海;于丹;李翔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6 | 分类号: | C22C23/06;C22C1/03;C22F1/0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耐热 镁合金 及其 熔炼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材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热镁合金及其熔炼与热处理方法,所述高强度耐热镁合金以镁‑稀土中间合金、镁‑锆中间合金、镁锭制成,以质量分数计杂质元素<0.022%,锆0.4‑0.6%,稀土元素8.2‑10.5%,余量为Mg,本发明合金具有良好的时效析出强化和固溶强化效果,具有铸造性能、综合性能良好的特点,能够满足武器系统及飞行器外壳铸件的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材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热镁合金及其熔炼与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强度不足、耐热性能不佳和抗腐蚀性不强等缺陷严重阻碍了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军工及其它行业中替代铝合金等材料的步伐。稀土元素,尤其是Y、Nd等,在提高镁合金强度,耐热性、抗腐蚀能力方面作用显著,如WE54和WE43等。
如今,稀土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高温机械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稀土镁合金的成本高,严重的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民用方面。并且,重稀土镁合金还存在铸造成型性差的缺陷,往往只能通过变形后才能使用,应用受零件形状的限制,而实际生产中,例如武器系统及飞行器的外壳,属薄壁件,结构复杂,内部质量要求高,某些零件只能采取铸造成型的方式生产。随着国防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件的高温性能、耐蚀性能等要求愈来愈高,寻求一种高强耐热合金进行工件的整体铸造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热处理后少加工或不加工直接使用也成为发展趋势。
专利号CN201610301346.4公开了一种Mg-Gd-Y-Zr-Nd镁合金,同时公开了“通过对镁锭熔化处理后,在对镁-稀土中间合金与镁-锆中间合金进行分开加入,并对镁-稀土中间合金在温度为780-800℃下进行分批加入,使得中间合金的流动性增加;并结合在添加过程中搅拌,使得熔炼炉中的合金熔体能够实现对流扩散、涡流扩散以及原子扩散等的结合,确保了合金元素的均匀分布和混合;并结合溶剂的加入,使得溶剂能够充分的接触,提高除渣的效果”的方法,该方案的另一个重点是提供了一种熔炼结构,由气体供应器,动力源转子,盖板,导流筒,熔炼炉,叶轮,溶剂供应器组成,其中气体供应器与动力源尾部通过供气管连通;动力源的前端与转子相连接;转子的另外一端与叶轮相连接,并且延伸到导流筒中;供气管从动力源尾部延伸,并从转子的中心穿过,与叶轮进行活动链接;溶剂供应器的出口端延伸至熔炼炉中,并靠近盖板处设置;导流筒设置在熔炼炉中,盖板盖在熔炼炉的顶端,虽然使用该方案能够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但镁合金抗腐蚀能力仍差强人意。
除此之外,目前的Mg-Gd-Y-Zr-Nd镁合金均是经熔炼、浇注成锭、均匀化退火后,用大型挤压机进行正向热挤压,挤压成棒状进行时效处理,然后挤压镁合金制造过程中杂质的残留以及其他合金相的存在,易于发生电偶腐蚀、点蚀和丝状腐蚀等腐蚀行为,所以常采用表面涂层、激光处理、搅拌摩擦加工等技术改善传统铸造成形镁合金的耐蚀性,这直接导致了加工流程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热镁合金及其熔炼与热处理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耐热镁合金,以质量分数计杂质元素<0.022%,锆0.4-0.6%,稀土元素8.2-10.5%,余量为Mg。
所述稀土元素为Gd、Y和Nd。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耐热镁合金,以质量百分数计为:Gd 4.9-5.8%,Y 2.0-3.5%,Zr 0.4-0.6%,Nd 0.8-1.5%,杂质元素<0.022%,余量为Mg。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元素以质量百分数计为:铁<0.005%,铜<0.005%,镍<0.002%,硅<0.01%。
所述高强度耐热镁合金以镁-稀土中间合金、钇-锆中间合金、镁锭制成。
所述镁-稀土中间合金为Mg-30Gd、Mg-30Y、Mg-30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4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窥镜六轴耦合设备用治具
- 下一篇: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