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3601.2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珂静;李小永;王长松;张维栋;黄园园;雷书然;刘江;张辉;樊祥石;闫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G08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罗斯青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 区域 自动 感应 识别 报警装置 | ||
1.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包括外部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的中心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2),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与报警装置本体(2)之间设置有安装限位机构(3),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报警装置本体(2)相对应的缓冲保护底垫(4),所述报警装置本体(2)中心的顶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红外感应器(6)的底部设置有信号比较器(7),所述信号比较器(7)的底部设置有操作控制板(8),所述报警装置本体(2)中心的底部安装有报警扬声器(9),所述报警装置本体(2)顶部的一侧安装有与信号比较器(7)和报警扬声器(9)相对应的报警闪烁灯(10),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顶部后端的中心设置有与报警装置本体(2)相对应的固定机构(12),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后端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挂接机构(13),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后端的中心安装有充电机构(14),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硅胶保护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限位机构(3)包括第一导向滑块(301)和第二导向滑块(302),所述报警装置本体(2)外壁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滑块(301)和第二导向滑块(302),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导向滑块(301)和第二导向滑块(302)相对应的导向滑槽(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滑块(301)、第二导向滑块(302)以及导向滑槽(303)均呈T型结构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滑块(301)和第二导向滑块(302)与导向滑槽(30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前端的中心开设有与报警装置本体(2)相对应的开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器(6)、信号比较器(7)、操作控制板(8)、报警扬声器(9)以及报警闪烁灯(10)之间均是通过连接导线(1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固定滑轨(1201),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顶部后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报警装置本体(2)相对应的固定滑轨(1201),所述固定滑轨(1201)的中心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1202),所述固定滑轨(1201)中心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滑板(1202)相对应的限位滑槽(1203),所述报警装置本体(2)顶部的后端开设有与限位滑板(1202)相对应的定位卡槽(1204),所述限位滑板(1202)顶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凸块(1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机构(13)包括固定块(1301),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后端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01),所述固定块(1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板(13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区域自动感应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构(14)包括充电模块(1401),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后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充电模块(1401),所述充电模块(1401)的中心开设有充电接口(1402),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的中心安装有蓄电池(1403),所述外部保护壳体(1)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接线板(1404),所述电源接线板(1404)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源接口(14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辉瑞(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3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