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107.4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平;李昂;王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豹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宽带 微波 毫米波 信号发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发生器,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锁相环、混频电路、与锁相环连接的倍频放大电路以及与混频电路和倍频放大电路连接的功率补偿电路;锁相环输出的信号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混频电路后输出混频信号,另一路通过倍频放大电路输出放大信号,两路输出的信号通过和频后输出微波毫米波信号;功率补偿电路分别与混频电路和倍频放大电路连接,用于补偿混频电路和倍频放大电路中信号的功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宽带微波毫米信号发生器,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实现产品小型化、低成本和高指标,同时还使得产品易于生产加工、批量一致性好以及调测工作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领域中超宽带微波信号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波、毫米波信号发生器是产生极高频信号的电子设备,微波信号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对应波长在1mm~1m范围内的电磁波,其中波长在毫米量级的信号称为毫米波。由于微波、毫米波本身体现出来的特性,常规电路理论使用的集总元件在微波、毫米波频段已经失效。微波器件通常是分布元件,电路尺寸与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为同一数量级,电压或电流的相位在器件的物理尺度内有明显的变化。在极低频率下,波长足够长,在整个器件范围内相位没有明显变化。在频率高端,波长比器件尺寸小很多,整个器件尺寸内相位变化很明显,对宽带、超宽带跨多倍频程电路设计加工、结构加工精度、表面处理工艺、生产组装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要实现超宽带的频率覆盖,需要分很多频段来实现,整个信号发生器体积大、笨重,价格也极其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低成本、高指标、易于生产加工、批量一致性好、调测工作量很小的超宽带微波毫米信号发生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电连接的锁相环、与锁相环电连接的混频电路、与锁相环电连接的倍频放大电路以及分别与混频电路和倍频放大电路电连接的功率补偿电路。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电连接的锁相环、与锁相环电连接的混频电路、与锁相环电连接的倍频放大电路以及分别与混频电路和倍频放大电路电连接的功率补偿电路。
进一步而言,所述锁相环包括依次连接的鉴频鉴相器、低通环路滤波器和振荡器,还包括分频器,所述分频器分别与鉴频鉴相器和振荡器电连接,所述振荡器的一个输出端通过分频器与鉴频鉴相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鉴频鉴相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输入信号,振荡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混频电路和倍频放大电路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锁相环为两个,前一个为参考锁相晶振电路,后一个为主锁相环路,所述参考锁相晶振电路中的振荡器为恒温晶体振荡器,所述主锁相环中的振荡器为压控振荡器;前一个锁相环的输出信号作为后一个锁相环的输入信号,后一个锁相环的输出端分别与混频电路和倍频放大电路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混频电路包括两个分频开关、可编程分频器、两个和频开关、多级衰减器和两条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包括电连接的两个放大器和位于两个放大器之间的固定衰减器,锁相环的输出端与分频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分频开关的一个输出端通过可编程分频器与和频开关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和频开关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分频开关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和频开关的输出端与多级衰减器电连接,多级衰减器输出端与第二分频开关输入端连接,第二分频开关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条匹配电路输入端连接,第二和频开关的输入端分别与两条匹配电路的输出端和倍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倍频放大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放大器、倍频放大器、多级衰减器和匹配电路,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混频电路中第二和频开关输入端连接,第二和频开关输出混频信号。
进一步而言,所述多级衰减器为两级衰减器,所述两级衰减器包括两个依次电连接的数控衰减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豹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豹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