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1838.7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三祐;苏福;陈茂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2 | 分类号: | H01R13/652;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传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传输片包含一绝缘框体、固定于绝缘框体的多个信号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及安装于绝缘框体的一屏蔽片体。每个信号端子包含穿出绝缘框体的一信号接触段,每个接地端子包含穿出绝缘框体且具有接地触点的一接地接触段。屏蔽片体包含有一片本体及自片本体延伸的多个固定臂。每个固定臂沿一第一方向对应于一个接地接触段,并且每个固定臂的一自由端部在垂直第一方向的一插拔方向上突伸出相对应接地接触段的接地触点。据此,传输片采用了全然不同于现有传输片的全新架构,以扩展了传输片的后续研发与设计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一种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背景技术
在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现有电连接器中,其包含有一绝缘外壳及插设于绝缘外壳且堆叠设置的多个传输片。然而,现有电连接器的架构已逐渐被既有的设计框架所局限,因而使得现有电连接器的架构难以进一步地被改良。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能有效地改善现有电连接器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包含有一绝缘外壳及配置于绝缘外壳内的一导电内壳,绝缘外壳沿一插拔方向形成有贯穿状的多个端子槽;以及多个传输片,沿垂直插拔方向的一第一方向排列,并且多个传输片插设于壳体;其中,任一个传输片包含有:一绝缘框体;多个信号端子,各包含有埋置于绝缘框体的一信号埋置段、及自信号埋置段延伸穿出绝缘框体的一信号接触段;多个接地端子,各包含有埋置于绝缘框体的一接地埋置段、及自接地埋置段延伸穿出绝缘框体的一接地接触段;其中,每个接地接触段具有一接地触点,多个接地接触段与多个信号接触段沿垂直插拔方向与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排成一列;及一屏蔽片体,安装于绝缘框体,并且屏蔽片体包含有一片本体及自片本体延伸的多个固定臂;其中,多个固定臂沿第二方向排成另一列,并且每个固定臂沿第一方向对应于一个接地接触段,每个固定臂的一自由端部在插拔方向上突伸出相对应接地接触段的接地触点,每个固定臂及相对应接地接触段插设固定于导电内壳;其中,多个传输片的多个信号接触段与多个接地接触段分别穿设于壳体的多个端子槽内。
优选地,每个固定臂的自由端部在插拔方向上以至少0.5毫米(mm)突伸出相对应接地接触段的接地触点。
优选地,多个传输片的多个固定臂各以其自由端部插设固定于壳体内。
优选地,多个传输片的多个固定臂的自由端部及多个接地触点插设固定于导电内壳而彼此电性耦接。
优选地,导电内壳为一电镀塑料内壳、一导电塑料内壳、或一金属内壳。
优选地,每个固定臂的自由端部与相对应的接地接触段的接地触点于第一方向上被导电内壳所隔开。
优选地,绝缘外壳包含有一外配合面及一内组接面,并且多个端子槽是自外配合面贯穿至内组接面所形成;导电内壳包含有远离外配合面的一串接面,多个传输片的多个接地接触段及多个固定臂各以其自由端部插设固定于导电内壳的串接面而彼此电性耦接,并且串接面与内组接面在插拔方向上相隔有一段差。
优选地,导电内壳形成有连通于多个端子槽的多个框口,并且多个框口的数量少于多个端子槽的数量;其中,任一个传输片的相邻两个信号接触段是位于导电内壳的一个框口内。
优选地,于任一个传输片中,屏蔽片体的多个固定臂的数量等于多个接地端子的数量,并且每个固定臂的自由端部在插拔方向上未突伸出相对应接地接触段的末端缘。
优选地,每个固定臂的自由端部包含有至少一个干涉区,并且每个固定臂的自由端部以至少一个干涉区固定于导电内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1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