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应急自动救援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1574.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吴秩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慕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5/00;E21F5/04;E21F17/00;E21F17/18;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应急 自动 救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应急自动救援装置及方法,包括隧道两侧的行车道,两侧的行车道之间通过门闸连通,隧道内设有吊轨,吊轨沿行车道的内侧布置,两条行车道之间通过吊轨连接,在吊轨连接的拐弯处设有换向轨;隧道内设有多个充电站,充电站内设有多个机器人,机器人设在吊轨上移动,充电站与吊轨之间设有换向轨;机器人上设有机械连接的智能搜救装置、自动灭火消防装置以及运载救援担架。能及时对隧道内的人员进行引导疏散,同时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警示后来车辆人员,自动化控制,可及时有效的对隧道内发生的紧急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大大提高救援的效率,避免事故进一步的发酵,保护人身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救援的领域,具体涉及隧道应急自动救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在较大的隧道发生事故后,可采用救援车进入其中进行救援,但是等待救援车的到达时间较长,事故的发生常常伴随着起火爆炸等,所以第一时间的对现场勘查以及消防就尤为重要,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故情况,救援人员就需要徒步进入其中,不能快速的实施救援,也不能清楚的知道隧道二次伤害存在风险,救援的开展就不能很好的实施,就会大大延误营救,对人员生命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隧道应急自动救援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的救援车进入其中进行救援,但是等待救援车的到达时间较长,事故的发生常常伴随着起火爆炸等,所以第一时间的对现场勘查以及消防就尤为重要,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故情况,救援人员就需要徒步进入其中,不能快速的实施救援,也不能清楚的知道隧道二次伤害存在风险,救援的开展就不能很好的实施,就会大大延误营救,对人员生命造成危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应急自动救援装置及方法,包括隧道两侧的行车道,两侧的行车道之间通过门闸连通,隧道内设有吊轨,吊轨沿行车道的内侧布置,两条行车道之间通过吊轨连接,在吊轨连接的拐弯处设有换向轨;
隧道内设有多个充电站,充电站内设有多个机器人,机器人设在吊轨上移动,充电站与吊轨之间设有换向轨;
机器人上设有机械连接的智能搜救装置、自动灭火消防装置以及运载救援担架。
优选方案中,吊轨通过支架与隧道的内壁固定连接,吊轨距隧道的地面2~4米。
优选方案中,换向轨上设有可转动的轨道,轨道转动对接横向吊轨或纵向吊轨。
优选方案中,轨道上设有齿轮,轨道与齿轮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齿轮一侧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与齿轮啮合,齿轮内设有连接柱,齿轮通过轴承抵靠在连接柱上,连接柱端部固定在隧道上。
优选方案中,充电站的两侧设有多个移动的插头,插头一侧设有顶推杆,顶推杆一端固定在隧道上,另一端带动插头移动。
优选方案中,机器人中两侧设有多个滚轮,滚轮抵靠在吊轨上移动,滚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蜗轮蜗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第二电机两侧设有电源,电源的充电口设在机器人的两侧,机器人的下方设有连接板。
优选方案中,智能搜救装置中设有生命探测仪、摄像头以及感应装置,生命探测仪、摄像头以及感应装置与机器人的连接板机械连接。
优选方案中,自动灭火消防装置中的储料罐与机器人的连接板机械连接,储料罐下方设有喷头,喷头与储料罐之间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驱动喷头转动,喷头与储料罐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优选方案中,运载救援担架中的孔板与机器人的连接板机械连接,孔板端部设有铰接的第一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一侧设有铰接的第二折叠板,孔板上设有多个扶把。
优选方案中,该方法包括:S1、隧道内发生紧急事故,根据隧道内摄像头采集取证确定险情等级,发出对应警报信号至终端指挥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慕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慕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1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