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尿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1434.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华;戴志英;杨梅桂;施逸岚;平文卉;杨娟;郭新颖;叶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清华;张卫兵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万小侠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氢化 发生 原子 荧光 光谱 联用 技术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电化学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尿砷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前处理;(2)标准曲线的制备;(3)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判定;(4)尿液中砷含量的计算。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减少了硼氢化钠的使用,同时在阴极液中加入了CdSO4溶液,有效地提高了As的还原效率,具有试剂使用少、环境友好、氢化还原效率高的优点,既能降低试剂损耗,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可同时适用大批量尿中砷的检测和尿样中低、适、高砷浓度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氢化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尿中砷元素含量的方法,属于化学检测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砷及其化合物是一类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食品中,并通过饮食被人体吸收,在体内不断富集,当体内的砷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中毒,损害心脏和肝脏等各种关键器官,还会引发癌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人体内砷含量的检测结果是病症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人类生活或工作环境污染水平的关键因素。人体内砷含量的检测通常以代谢产物作为检测对象,主要包括血液、尿液和头发等,其中尿液采样最为方便,更适用于砷的检测分析。
现有尿砷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和ICP-MS等,其中氢化发生-原子荧光法具有仪器成本低、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砷的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采用酸性硼氢化物作为还原剂,在检测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气态氢化物,造成试剂污染,同时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同时,现有方法采用的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得到的砷的荧光信号较弱,检测结果不够明显,阻碍了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尿砷含量的测定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电化学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尿砷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电化学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尿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电化学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尿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前处理:取1.0mL尿样于10mL消化皿中,加入1mL消化液,混匀,在消化仪的200℃电热板上消化30-50min,加热至溶液近干,用少量清水洗净,再用超纯水将烧杯清洗三次并转移清洗液于10mL比色管,再加入0.5mol/LCdSO4溶液1ml和0.5mL10%硫脲+10%抗坏血酸,最后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同时做空白试剂;
(2)标准曲线的制备:取6支容量为10.0ml的消化皿,分别依次加入0.0、0.1、0.3、0.5、0.7、1.0mL浓度为0.1ug/mL的砷标准工作液,同时在每个消化皿各加入1.0mL正常人尿液,混匀,在消化仪的200℃电热板上消化30-50min,加热至溶液近干,用少量清水洗净,再用超纯水将烧杯清洗三次并转移清洗液于10mL比色管,再加入1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CdSO4溶液和0.5mL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的硫脲和10%的抗坏血酸,最后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配置成砷浓度分别为0.00、1.0、3.0、5.0、7.0、10.0ug/L的系列砷标准溶液,混匀,静置20-30分钟,取1.0mL进样,进入电化学氢化发生-原子荧光体系测定,得到砷浓度和荧光强度的标准曲线和线性方程;
(3)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判定
精密度判定方法:分别配制浓度为1.0、5.0、10.0ug/L的3种不同浓度的砷标准溶液,每个浓度测定11次,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与现有测定标准对比;
准确度判定方法:取正常人尿混合待测尿液,加入低、中、高不同浓度的砷标准溶液,通过步骤(1)(2)进行测定,计算结果测定值的标准偏差及回收率;
(4)尿液中砷含量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清华;张卫兵,未经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清华;张卫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1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
- 下一篇:联动结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