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余热助燃功能的环保用垃圾焚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8784.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蒋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自林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44;F23G7/00;F23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余热 助燃 功能 环保 垃圾 焚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助燃功能的环保用垃圾焚烧装置,属于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包括炉体,炉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排气管,炉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炉体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与进料口相对应的密封盖板,所述排气管的两侧设置有助燃机构,助燃机构包括防护罩,防护罩的内部通过转动连接有驱动件,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传动凸轮,传动凸轮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驱动件的两端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与传动轮的连接处设置有同步带;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余热转换功能,可以利用余热为焚烧装置进行助燃,使焚烧装置对垃圾分焚烧效果更好,使垃圾焚烧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提升用户对垃圾焚烧装置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助燃功能的环保用垃圾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593110U)公开了一种清洁环保的垃圾焚烧装置,包括炉体、篦子网、喷火头安装孔、进风孔、蒸汽输出管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篦子网,用于承托待燃烧的垃圾,同时篦子网上的通孔能够将燃烧后的灰烬漏下,便于从下方排灰,篦子网上方的炉壁上分别开设垃圾投放口和喷火头安装孔,喷火头安装孔处安装连接燃料罐的喷火器。
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活性炭板、栅板和进水盘管分别对炉体输出的高温烟气进行降温、降尘和有害气体吸收。
然而该垃圾焚烧装置由于缺少相应的余热转换结构,导致该装置无法通过余热进行助燃,使得垃圾焚烧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影响用户对垃圾焚烧装置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助燃功能的环保用垃圾焚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助燃功能的环保用垃圾焚烧装置,包括炉体,炉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排气管,炉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炉体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与进料口相对应的密封盖板,所述排气管的两侧设置有助燃机构,助燃机构包括防护罩,防护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件,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传动凸轮,传动凸轮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驱动件的两端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与传动轮的连接处设置有同步带,传动凸轮的两侧设置有活塞缸,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与活塞缸相对应的传动板,传动板的两端设置有与活塞缸相对应的限位弹簧,活塞缸的侧面顶端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远离活塞缸的一端贯穿炉体并延伸到炉体的内部,出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气体进入活塞缸的第二逆止阀,活塞缸的侧面底端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气体进入活塞缸的第一逆止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体的底端设置有粉碎机构,粉碎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相对应的支撑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粉碎刀,驱动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筛板,筛板上开设有与驱动轴相对应的限位通孔,驱动电机的两侧设置有传动轴,支撑件的顶端设置有与传动轴相对应的限位套管,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驱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传动轴上远离从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凸轮,筛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驱动凸轮相对应的限位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套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筛板相对应的限位伸缩杆,限位伸缩杆的顶端与筛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伸缩杆的底端与限位套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的材质为不锈钢,支撑件的顶端与限位套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支撑件的底端与支撑底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件的材质为不锈钢,限位件的顶端与筛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筛板的两端开设有排渣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与排气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防护罩的两端设置有与驱动件相对应的限位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自林,未经蒋自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8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圆形薄板定位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室内装修建筑用的支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