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耐材残厚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218.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0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颜浩;李健;王团收;任林;张盛;高梅;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耐材残厚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耐材残厚测量装置,包括支架和测量模块,测量模块包括定位卡子、测量杆和滑动框,定位卡子与钢包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动框的外侧端通过绞座定位卡子铰接,滑动框的内侧端与定位卡子通过弹簧连接,滑动框的内侧端还设置有指针,定位卡子上设置有与指针相配合的标尺,测量杆在滑动框中上下滑动。本发明可通过钢包设计数据与测量数据的对比得出钢包包壁耐火材料残厚,在确保钢包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耐材利用率;可对包壁残厚沿直线整体测量,有益于对钢包耐材残厚整体研判;测量包壁残厚的同时兼顾测量包底残厚;测量快速,在热修修包过程中可快速完成测量且不影响热修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包耐材残厚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包是冶金工业中盛装钢水和炉外精炼的重要容器,由于钢包使用环境恶劣,内衬耐材不断受到高温熔融金属冲涮、侵蚀,且钢包内部冷热变换频繁,温差较大,容易造成耐材片帮、剥落。随着钢包使用次数的增加,内衬耐火材料的厚度逐渐变薄,过度使用可能会发生穿包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而钢包下线过早又会使残余内衬耐材过厚,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且经济效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耐材残厚测量装置,解决钢包耐材残厚测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钢包耐材残厚测量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定位卡子、测量杆和滑动框,所述定位卡子与钢包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框的外侧端通过绞座与所述定位卡子铰接,所述滑动框的内侧端与所述定位卡子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滑动框的内侧端还设置有指针,所述定位卡子上设置有与所述指针相配合的标尺,所述测量杆在所述滑动框中上下滑动,所述测量杆的测量端伸入所述钢包内部并与所述钢包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杆的测量端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的材质为氧化锆陶瓷。
再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刻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轴承内孔中并相对于所述底座自由旋转。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靠近所述测量模块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材质为耐高温轻质保温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杆还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具体设置为小型电动机,通过控制所述电动机正反转可驱动所述测量杆前进与后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可通过钢包设计数据与测量数据的对比得出钢包包壁耐火材料残厚,为现场判包人员提供数据参考,在确保钢包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耐材利用率;可对渣线往下包壁残厚沿直线整体测量,突破了单点测量的局限,有益于对钢包耐材残厚整体研判;测量包壁残厚的同时兼顾测量包底残厚,使获得的数据更加全面;测量快速,在热修修包过程中可快速完成测量且不影响热修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包耐材残厚测量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量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杆;3、挡板;4、测量模块;401、定位卡子;402、测量杆;403、滑动框;404、导轮;405、弹簧;406、刻度;407、标尺;408、指针;409、绞座;410、螺栓;5、钢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氡含量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无人机及网络的环境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