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3633.4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7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宇;刘琨;王心诗;倪勇杰;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3/375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豉 烤鱼 速冻 菜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冻鱼自然解冻,定量分装,然后放入腌制液中腌制,捞出沥干,得预处理鱼肉;将预处理鱼肉真空油炸,脱油,然后脱水熟化,得熟化鱼肉;通过喷淋液对熟化鱼肉进行喷淋处理,得喷淋后鱼肉;将汆水竹笋、油炸豆腐、油炸土豆和汆水木耳依次放入盒底,然后放入喷淋后鱼肉,再加入汆水青椒、汆水红椒和豆豉味烤鱼调料,封盖包装,预冷,最后液氮速冻,得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本发明还包括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本发明制备方法流程简单,能够快速制得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烤鱼烹调繁琐、风味及营养物质损失严重和口感不佳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肉是日常餐食中主要的蛋白质营养来源之一,可通过水煮、油炸和煎烤等烹饪方式将其制成菜肴供食用,而通过煎烤方式制成的烤鱼,由于外焦里嫩,味道鲜美,是目前较为受欢迎的鱼肉食物形式。但现有的烤鱼食品,需要先对鱼(草鱼、罗非鱼、鲤鱼、青鱼、鲫鱼等)进行宰杀去杂,然后清洗腌制,控干水分后将鱼烤熟,这使得烤鱼的烹调步骤变得繁琐,耗时较长,家庭制作烤鱼难度大。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食用方便,味道鲜味、营养均衡的菜肴食品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尽管市面上已有售卖预调理类烤鱼菜肴,但大多为热杀菌常温保存,它的风味及营养物质损失严重,肉质软烂,口感不佳,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流程简单,能够快速制得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保留了烤鱼和其他原辅料原有的色香味,外形保存完整,肉质鲜美,且易于保存,食用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烤鱼烹调繁琐、风味及营养物质损失严重和口感不佳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冻鱼自然解冻,定量分装,然后放入腌制液中,在3~5℃温度下腌制15~30min,捞出沥干,得预处理鱼肉;
(2)定型熟化:将步骤(1)所得预处理鱼肉在-0.090~-0.094MPa真空度和60~70℃温度下真空油炸2~3min,脱油,然后在180~190℃温度下脱水熟化8~10min,得熟化鱼肉;
(3)喷淋处理:通过喷淋液对步骤(2)所得熟化鱼肉进行喷淋处理,得喷淋后鱼肉;熟化鱼肉和喷淋液质量比为100:1~1.5;
(4)包装:将汆水竹笋、油炸豆腐、油炸土豆和汆水木耳依次放入盒底,然后放入步骤(2)所得喷淋后鱼肉,再加入汆水青椒、汆水红椒和豆豉味烤鱼调料,封盖包装,在-50~-40℃温度下预冷10~20s,最后在-120~-100℃温度下液氮速冻10~15min,得豆豉味烤鱼速冻菜肴。
进一步,步骤(1)中,腌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大葱10~15份、生姜6~10份、料酒7~9份、红花椒3~5份、食用盐2~3份和水50~60份;腌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大葱和生姜打浆,然后加入料酒、红花椒、食用盐和水,得腌制液。
进一步,步骤(1)中,腌制液和放入腌制液中的冻鱼质量比为78~102:20~35。
进一步,步骤(3)中,喷淋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0.3~0.5%茶多酚、0.1~0.3%VC、1~3%海藻糖、0.4~0.6%山梨醇、1~3%蔗糖和1~2%食盐,余量为水。
进一步,喷淋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0.4%茶多酚、0.2%VC、2%海藻糖、0.5%山梨醇、2%蔗糖和1%食盐,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3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