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连续挤压的铜排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956.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0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伟;单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红年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19/00;B21C9/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挤压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连续挤压的铜排加工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铜排放线装置、矫直装置、挤压装置、防氧化冷却装置、计米器和收排机,所述挤压装置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挤压装置内部设置有挤压轮和靴座,所述挤压轮上侧设置有压实轮,所述挤压轮下侧设置有挡料块;所述靴座左侧面与所述挤压轮之间设置有导板和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嵌设有模具,所述模具中间穿设有导线管;此装置在生产中铜排随着挤压轮的不断转动即可进行无限长的挤压加工,铜排挤压成品质量好;并且整体加工工序少,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挤压的铜排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挤压是有色金属、钢铁材料生产及零件生产、零件成型的主要生产方法之一。传统的挤压方法在挤压时挤压杆运动方向与挤压出料方向一致,胚料与挤压筒之间产生相对的滑动,存在很大的摩擦,这种摩擦阻力限制了挤压速度和加快了模具的磨损,使金属挤压不均匀,影响挤压制品的质量;并且传统的挤压装置在挤压生产时是不连续的,制品长度受到限制,前后胚料挤压之间需要进行分离压余、填充胚料等一系列辅助工作,整体挤压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连续挤压的铜排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连续挤压的铜排加工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铜排放线装置1、矫直装置2、挤压装置3、防氧化冷却装置4、计米器5和收排机6,所述挤压装置3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线口7和出线口8,所述挤压装置3内部位于所述进线口7和所述出线口8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挤压轮9和靴座10,所述挤压轮9上侧设置有压实轮11,所述挤压轮9与所述压实轮11转动挤压连接;所述挤压轮9下侧设置有挡料块12;所述靴座10左侧面与所述挤压轮9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导板13和腔体14,所述腔体14内部嵌设有模具15,所述模具15中间穿设有导线管16,所述导线管16右端与所述出线口8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轮9外表面设置有凹形沟槽,其凹形沟槽直径与所述压实轮11直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板13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为弓形面,分别与所述挤压轮9外表面和所述靴座10内表面形成封闭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料块12内部设置有凹槽,其凹槽深度低于所述挤压轮9底端;并且所述挡料块12顶部位于凹槽左右两端设置有凸起结构,其凸起结构直径与所述挤压轮9外表面的凹形沟槽直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模具15与所述腔体14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铜排放线装置1所述矫直装置2、所述挤压装置3、所述防氧化冷却装置4、所述计米器5、所述收排机6的铜线进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装置通过使用挤压轮代替挤压杆,铜排随着挤压轮的不断转动即可进行无限长的挤压加工,减少铜排与挤压轮之间产生的相对的滑动,减少模具的磨损,铜排挤压成品质量好;并且通过将铜排放线装置、矫直装置、挤压装置、防氧化冷却装置、计米器、收排机的铜排进出线口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无需在挤压前进行铜排分离压余、填充铜排,整体加工工序少,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连续挤压的铜排加工装置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连续挤压的铜排加工装置中挤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排放线装置;2、矫直装置;3、挤压装置;4、防氧化冷却装置;5、计米器;6、收排机;7、进线口;8、出线口;9、挤压轮;10、靴座;11、压实轮;12、挡料块;13、导板;14、腔体;15、模具;16、导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红年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红年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绕制的拉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车辆碰撞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