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自动多道次矫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309.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勤平;肖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夏永兴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自动 多道 矫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自动多道次矫直方法,包括:在矫直参数设定系统(10)中设置标准计算模型(11)和道次修正模型(12),道次修正模型根据钢板信息得出相应的矫直道次数,现场生产控制系统(20)按照矫直道次数来控制矫直机(1)对钢板进行相应道次数的矫直,标准计算模型根据钢板信息和钢板即时温度计算得出标准矫直参数,道次修正模型根据钢板信息和钢板即时温度计算得出道次修正参数;用道次修正参数来修正标准矫直参数,修正后的矫直参数为目标矫直参数,用目标矫直参数设定矫直机并控制矫直机对钢板进行矫直。本发明的矫直方法实现了多道次矫直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矫直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钢板自动多道次矫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厚板生产工艺中,矫直工序是改善板形的、保证钢板平坦度的一个重要工艺步骤。热矫直机是中厚板轧钢生产线上的重要的设备。矫直机一般为往复式,矫直道次取决于每一道次的矫直效果。在矫直温度和压下量一定的情况下,矫直道次太少钢板矫不平,通常需要对钢板实施多次矫直后才能达到平直度要求。
参见图1,以某钢铁公司的矫直机1为例,图中带箭头虚线表示的是矫直机1的入口辊道和出口辊道,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生产线方向。在矫直机1的入口辊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钢板检测仪4和第二钢板检测仪5,而在矫直机1的出口辊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三钢板检测仪6和第四钢板检测仪7,第一钢板检测仪4、第二钢板检测仪5、第三钢板检测仪6和第四钢板检测仪7用于检测钢板在矫直机1两侧的位置。在实际生产中,钢板需要在矫直机1中来回进行多道次的矫直,其中包括从入口辊道正向进入矫直机1进行矫直,以及从出口辊道反向进入矫直机1进行矫直。当钢板需要进行矫直时,先通过钢板检测仪检测钢板所处的位置,若第一钢板检测仪4或第二钢板检测仪5检测到钢板信号时,则对矫直机1发出正向矫直指令,然后矫直机1的入口辊道将钢板送入矫直机1中进行矫直,而若第三钢板检测仪6或第四钢板检测仪7检测到钢板信号时,则对矫直机1发出反向矫直指令,然后矫直机1的出口辊道则反向运转,从而将钢板送入矫直机1中进行矫直。此外,在矫直机1的入口辊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测温仪2,在矫直机1的出口辊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测温仪3,第一测温仪2和第二测温仪3的作用是用于检测矫直机1入口辊道和出口辊道处的钢板的温度,以用于矫直参数的确定。
针对矫直机1还设置有一个矫直参数设定系统,目前的矫直参数设定系统中就是一个标准矫直参数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标准的计算矫直参数的算法,由此,该模型能根据钢板的品种规格以及钢板的温度计算出标准的矫直参数,现场生产中就是用该矫直参数来设定矫直机并对钢板进行矫直。具体到图1中,当矫直机1收到正向矫直指令时,则通过第一测温仪2来检测钢板的温度,而当矫直机1收到反向矫直指令时,则通过第二测温仪3来检测钢板的温度,然后矫直参数设定系统中的矫直参数计算模型根据钢板的品种规格以及钢板的温度计算出标准的矫直参数。
然而,实际生产中,用标准的矫直参数设定矫直机,其矫直效果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得不稳定,比如,批次间矫直来料板形的变化、矫直机的状态的变化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操作人员需要凭借经验对标准的矫直参数进行调整,并且根据矫直效果来判断矫直的道次(来回矫直的次数)。具体来说,当钢板进入到矫直机入口辊道时,矫直参数设定系统则能自动根据钢板的品种规格以及温度计算出对应该钢板的矫直机矫直参数,并用该矫直参数来设定矫直机,然后操作人员凭经验来判断该矫直参数是否可行,并可对矫直参数进行调整,然后操作人员人工启动矫直机对钢板实施一次矫直;经过一次矫直后,操作人员还需要凭经验判断是否还需要进行一次矫直,若还需要矫直,则重复上述设定矫直的过程,直到操作人员判断认为达到矫直效果后放行钢板至后工序,从而完成对钢板的完整矫直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