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0559.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峰;陈雷;张舟云;叶茂;谢鸣锋;温小伟;许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67;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8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系统 功率 装置 | ||
1.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驱动功率组件(1)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支撑板(2)和第二散热支撑板(3),所述双驱动功率组件(1)分为两组,且对称排列在第一散热支撑板(2)的单面,所述第一散热支撑板(2)和第二散热支撑板(3)密封连接形成与两组功率组件对应的两个冷却通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冷却通道(23)相互连通形成U形,其中一个冷却通道(23)连接U形冷却通道进液口(38),另一个冷却通道(23)连接U形冷却通道出液口(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支撑板(2)和第二散热支撑板(3)密封连接形成回流通道(34)和与两组功率组件对应的两个冷却通道(23),两个冷却通道(23)均与回流通道(34)连通,两个冷却通道的入口和回流通道(34)的出口位于散热组件的同侧,分流器(4)位于入口和出口处,所述分流器(4)分流两个冷却通道(23)的冷却液,且阻隔冷却液与回流通道(34)的回流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入口和回流通道(34)的出口连接分流槽(33),分流槽(33)连接位于第二散热支撑板(3)的侧壁的分流槽进液口(31)和分流槽出液口(32),所述分流槽出液口(32)和分流槽进液口(31)纵向排布,所述两个冷却通道(23)与回流通道(34)通过汇流槽(35)连通,分流器(4)位于分流槽(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槽出液口(32)位于分流槽进液口(31)上方,所述的分流器(4)包括本体(36)和与本体(36)连接的两个侧翼(37),所述本体(36)的一端卡合于回流通道(34)的内壁,所述回流通道(34)的深度与分流槽出液口(32)的大小相适应,另一端连接分流槽出液口(32)和分流槽进液口(31)之间的第二散热支撑板(3)的侧壁,所述的两个侧翼(37)卡合于分流槽(33)的内壁,所述两个侧翼(37)连接第一散热支撑板(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槽(33)和汇流槽(35)均为长条形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冷却通道(23)内部设有交错排列的散热针(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支撑板(2)形成与双驱动功率组件(1)对应的凸台(25),所述凸台(25)与第二散热支撑板(3)之间的腔体形成冷却通道(23),所述双驱动功率组件(1)与凸台(2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驱动功率组件(1)与绝缘板(11)真空回流焊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系统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驱动功率组件(1)包括绝缘板(11),以及连接绝缘板(11)的上管IGBT(12)和下管IGBT(13),上管IGBT(12)和下管IGBT(13)相互反向固定在第一散热支撑板(2)上,所述上管IGBT(12)和下管IGBT(13)均一端设有宽铜排,另一端设有窄铜排,所述上管IGBT(12)的窄铜排连接下管IGBT(13)的宽铜排,所述绝缘管连接第一散热支撑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5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