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7313.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郑子健;吴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35/04;B22D27/04;B22D33/02;B22D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自动 浇注 生产线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包括:准备区,用于固定并自动传输模具;模具加热区,为隧道结构,连接于准备区,用于自动对模具进行预热加热;浇注区,连接于模具加热区且在浇注区与传输方向平行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自动浇注装置;冷却区,连接于浇注区,用于冷却并自动传输浇注的产品;脱模区,连接于冷却区和准备区,用于产品脱模。本公开的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能够自动进行模具的预热加热与传输,并将金属液自动浇注到预热加热的模具中,自动进行浇注的产品的传输与脱模。一方面,浇注前预热模具,有效避免了冷隔现象;另一方面,整个浇注生产过程均为自动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金属浇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
背景技术
浇注是将液体金属浇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进行脱模以获得零件或产品的方法。
现有的浇注生产设备,大都在模具中直接浇注金属液会使金属液降温太快而出现冷隔现象,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有缩孔或皱纹,影响产品质量与外观;此外,浇注生产过程中,人工操作使得效率低且质量可控性差,还容易发生烫伤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其能自动完成金属浇注生产过程,且能避免出现冷隔现象,提高产品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包括:准备区,用于固定并自动传输模具;模具加热区,为隧道结构,连接于准备区,用于自动对模具进行预热加热;浇注区,连接于模具加热区且在浇注区与传输方向平行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自动浇注装置;冷却区,连接于浇注区,用于冷却并自动传输浇注的产品;脱模区,连接于冷却区和准备区,用于产品脱模。
在一些实施例中,准备区、模具加热区、浇注区、冷却区与脱模区首尾连接成封闭的回字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回字形结构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驱动系统和传动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推杆,用于推动模具或浇注的产品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准备区、模具加热区、浇注区、冷却区、脱模区的传输平台上均设置有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准备区包括:模具准备单元,与脱模区直接相连;待加热单元,连接于模具准备单元和模具加热区;其中:模具准备单元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待加热单元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浇注区与传输方向平行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冷却区上设置有第五传感器;脱模区上设置有第六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加热区的顶面、底面、前面及后面均设置有加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浇注装置包括:熔料炉;称重模块,设置于熔料炉下方;电动阀,设置于熔料炉的出料口,控制出料口的开关;浇注管,与熔料炉的出料口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模区包括:待脱模单元,直接连接于冷却区;脱模单元,连接于待脱模单元和准备区,用于产品脱模,并将模具重新传输到准备区。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公开的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能够自动进行模具的预热加热与传输,并将金属液自动浇注到预热加热的模具中,并自动进行浇注的产品的传输与脱模。一方面,浇注前预热模具,有效避免了冷隔现象;另一方面,整个浇注生产过程均为自动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金属自动浇注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模具准备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模具准备单元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7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