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温温场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5412.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梁耕源;张鉴炜;鞠苏;刘钧;尹昌平;杨金水;刑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何文红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温 平台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舱,所述真空舱内设有用于承载发热体的通电样品台;所述发热体为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长度≥宽度,宽度≤10mm;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2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长宽比为1~50∶1,宽度为0.1mm~10mm;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1μm~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载体材料,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固定在载体材料上;所述载体材料为耐高温陶瓷材料;所述耐高温陶瓷材料为氧化铝陶瓷材料或碳化硅陶瓷材料;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长宽比为1~10∶1,宽度为0.3mm~8mm;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5μm~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水溶液涂覆在基板上,烘干,得到氧化石墨烯薄膜;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热处理,得到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涂覆为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水溶液置于基板上,利用刮具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水溶液刮涂在基板上;所述刮具的刮涂速率为8mm/s~15mm/s;所述刮具与基板的距离为1mm~4mm;所述刮具为刮刀;所述基板为铜箔片;所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水溶液的浓度为4mg/mL~10mg/mL;所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水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片径为5μm~50μm;所述烘干为将基板加热至30℃~40℃;所述烘干的时间为8h~36h;
步骤S2中,还包括对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固定处理:利用导电银浆将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粘结在载体材料上,在空气气氛下升温至100℃~170℃下固化10min~60min,使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固定在载体材料上,得到发热体;所述载体材料为耐高温陶瓷材料;所述耐高温陶瓷材料为氧化铝陶瓷材料或碳化硅陶瓷材料;所述热处理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700℃~850℃;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10min~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发热体的数量≥2个时,各个发热体以并联的方式固定在通电样品台上,两个发热体之间的间隔距离≤2mm;所述发热体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源表;所述源表的电流范围为1nA~10A,电压范围为1mV~200V。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舱内连通有机械泵和真空计;所述机械泵的抽气速率>15L/min;所述真空计的测量范围为100kPa~1Pa,测量精度为1Pa;所述真空舱内还设有用于承载待测样品的样品移动台,所述样品移动台上的待测样品位于发热体的正上方;所述发热体与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样品移动台进行调节,距离范围为1mm~50mm;所述样品移动台为三轴位移台,其中X轴的移动范围为0~20cm,轴的位移精度为0.1mm,Y轴的移动范围0~10cm,Y轴的位移精度为0.1mm,Z轴的移动范围0~40cm,Z轴的位移精度为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高温温场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采集样品辐射光谱的光谱采集装置,位于真空舱内或真空舱上表面;所述光谱采集装置包括CCD相机和光纤光谱仪;所述CCD相机和光纤光谱仪之间通过光纤线连接;所述光纤光谱仪上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CCD相机通过光谱位移台固定在发热体的正上方;所述光谱位移台为二轴位移台,其中X轴的移动范围为0~20cm,位移精度为0.1mm;Y轴的移动范围为0~10cm,位移精度为0.1mm;所述CCD相机与发热体之间的距离为17cm~22cm;所述光纤光谱仪的探测光谱波长范围为200~1200nm;所述CCD相机的镜头前方设有550nm滤光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54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样本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通量拉曼单细胞分选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