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复合材料、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袋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3101.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清;张波涛;武睿泽;王梦琪;张皓佳;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启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K3/04;C08K7/06;C08J5/18;B32B27/32;B32B27/18;B32B27/20;B32B27/08;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艳丽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滨海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复合材料 塑料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装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袋,其中的聚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30份;高密度聚乙烯15~35份;茂金属聚乙烯40~60份;碳材料0.1~10份。上述聚乙烯复合材料,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及茂金属聚乙烯为主体材料,且加入碳材料,并将各组分控制在特定的比例范围,使得聚乙烯复合材料在应用于塑料薄膜时,可在降低薄膜的厚度的同时,保证和提高了薄膜的拉断力和拉伸强度,即同时保证薄膜的刚性,如此可以大大减少塑料的使用量,达到塑料使用的减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塑料袋和胶袋被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而这些塑料如果废弃到环境中,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如果不加以遏制,废弃到环境中的塑料垃圾量将会更大,对地球造成无法逆转的危害。
为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减量化、可降解、可循环将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三大途径。其中,可降解塑料存在成本较高、降解环境要求高的问题。而可循环需要搭建一套完善的循环模式与系统,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因此在现阶段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是解决当前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以快递塑料袋为例来说,可以通过降低厚度来减少塑料的使用量。但是,塑料薄膜厚度降低,将会导致塑料的物理性能会下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柔韧性增加,而刚性下降。而刚性的下降将会影响客户体验。因此,如何在降低塑料薄膜厚度的同时保证塑料薄膜的刚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薄膜的厚度且同时保证薄膜的刚性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袋。
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上述聚乙烯复合材料,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茂金属聚乙烯(mPE)为主体材料,且加入碳材料,并将各组分控制在特定的比例范围,使得聚乙烯复合材料在应用于塑料薄膜时,可在降低薄膜的厚度的同时,保证和提高了薄膜的拉断力和拉伸强度,即同时保证薄膜的刚性,如此可以大大减少塑料的使用量,达到塑料使用的减量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材料选自石墨烯、碳纳米管及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的层数为1~1000层,横向尺寸为10nm~100μ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的层数为1~1000层,长度为0.01μm~100μ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的直径为1nm~100nm,长度为0.01μm~100μm。
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组分提供原料;
将所述原料混合,挤出成型。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在制备包装产品中的应用。
一种塑料薄膜,包括第一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制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料薄膜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两侧的第二薄膜层和第三薄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启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顺启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