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箱涵管廊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9117.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伟;张剑锋;周紫晨;马新国;曾明;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涵管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箱涵管廊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水泥20‑25份、砂料8‑12份、骨料9‑18份、微珠5‑8份、粉煤灰8‑15份、沸石12‑18份、水性树脂4‑6份、膨胀剂0.6‑1.5份、复合纤维1‑3份、减水剂组分0.7‑2份、总水量12‑20份。本发明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自密实和工作性能,同时兼具自养护性能,可有效减少大体积、超长薄壁混凝土廊体结构竖向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箱涵管廊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当代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具备超长使 用寿命的要求。现阶段由于管廊主体结构由混凝土整体浇筑施工,其所用混凝土的质量决 定着管廊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高性能管廊建设需混凝土满足抗压要求的同时,还 应根据施工环境与条件的变化,结合不同结构对象的要求,达到自密实、自养护、低水化 热、低收缩、高保塑和高耐久性的性能要求。
目前中国专利CN110668750A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用高抗渗补偿收缩混 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利用为矿石、微珠、粉煤灰、纳米矿粉协同作用,以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热、抑制水泥因物理、化学反应体积变化时裂缝的产生,以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抗渗和侵蚀能力,但该专利中的混凝土一方面由于流动度和自密实性能无法满足,容易造 成空鼓、蜂窝和麻面的产生,另一方面前期为抑制水化反应给中后期养护造成较大的经济 负担,同时原料成分利用纳米矿粉和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成本也比较昂贵,不适宜运用于 大体积、大方量的管廊工程建设中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箱涵管廊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明显提高混 凝土的自密实和工作性能,同时兼具自养护性能,可有效减少大体积、超长薄壁混凝土廊 体结构竖向开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箱涵管廊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水泥20-25份、砂料8-12份、 骨料9-18份、微珠5-8份、粉煤灰8-15份、沸石12-18份、水性树脂4-6份、膨胀剂0.6-1.5份、复合纤维1-3份、减水剂组分0.7-2份、总水量12-20份。
进一步地,沸石采用天然沸石或铝硅酸钠。
进一步地,水性树脂采用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地,复合纤维采用两种纤维组合。
进一步地,膨胀剂选用硫铝酸钠或硫铝酸钾。
上述多功能箱涵管廊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先将水泥、微珠、粉煤灰、沸石和复合纤维 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性树脂和拌合水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砂料、骨料和减水剂组分搅 拌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沸石作为功能材料,具备良好的吸附与离子变换功能,一方面作为增稠组 分,在体系中通过吸水得到粘稠浆体,提高浆体自密实性能,有利于施工和浇筑,另一方 面也作为水分载体,均匀分散于混凝土中,在养护阶段,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释放水分,供给水泥水化用水,延长二次水化时间,降低体系碱含量,起到内养护和平衡毛细孔压强的作用,最终降低自收缩、降低开裂及提高强度的目的,同时还能节省水资源,省力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