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频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9102.X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8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浩;谭舒;桂竟晶;郭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振军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上报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终端 | ||
一种异频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异频测量上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下发的重配置信息;获取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将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与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最大门限进行比较,并在服务小区的信号测量值低于最大门限时,上报测量报告;至少在未接收到网络侧响应于测量报告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取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其他门限,并将选取的其他门限减小预设值作为新的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确定是否上报新的测量报告,直至接收到网络侧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具有差异性需求的不同规格终端在共用一套网络参数配置环境下提供较优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频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伴随着消费者应用需求差异化的日益明显,移动终端实现成本差异(终端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带解调能力有一定的联系)两极化趋势加速,移动终端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复杂。
目前的现实是:这些成本差异化终端与常规终端共存于同一网络的任意可能位置,而且对运营商来说由于网络管理优化成本巨大,一个小区网络通常配置一套移动性管理参数。
但是,同一小区配置一套移动性管理参数会造成这一套网络参数对不同成本终端的匹配性是有差异的,同时一套网络参数也会导致即使高性能终端在部分地理位置该参数下是失配的。体现为,某些低成本终端在现有网络中移动性受到严重性影响,或者高性能终端在该网络中某些特殊地理环境位置移动性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直接体现为用户体验相较常规终端或者网络合理覆盖场景下有极大的下滑。网络的一套共用参数也会造成一个小区很难完全的匹配差异性终端的不同应用需求。在基带底层体现为:(1)网络测量、切换触发参数条件超出了终端解析能力,当终端测量事件满足网络配置(小区偏置或评估定时器)切换条件上报时,可能部分终端测量报告已经不能正常发送或者网络侧下发的切换重配命令已经不能正常接收;(2)在一个环境下如果存在多个小区同时覆盖,终端很难自主选择最匹配业务需求的网络予以驻留,从而工作在非最佳状态,相对理想状态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体验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具有差异性需求的不同规格终端在共用一套网络参数配置环境下提供较优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频测量上报方法,异频测量上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下发的重配置信息,所述重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异频配置触发事件的满足门限;获取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将所述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与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最大门限进行比较,并在服务小区的信号测量值低于所述最大门限时,上报测量报告;至少在未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响应于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取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其他门限,并将选取的所述其他门限减小预设值作为新的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确定是否上报新的测量报告,直至接收到所述网络侧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至少在未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响应于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取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其他门限包括:在未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响应于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且所述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门限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取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其他门限,所述预设门限是基于自身解调能力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至少在未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响应于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取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其他门限包括:在未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响应于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的异频测量信息,且所述服务小区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门限,当前时刻与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时刻超过预设时长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取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中的其他门限。
可选的,搜索接收网络侧下发的重配置信息之后包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存入门限数组,并为每个满足门限分配数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满足门限对应的数组标识按序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力割缝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识别方法、装置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