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寄存器网络架构和寄存器访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4349.2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钟于义;高红莉;代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G06T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王丽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寄存器 网络 架构 访问 方法 | ||
1.一种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发送第一任务指令,其中,所述第一任务指令具有第一目的标识;
至少一个第一路由,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信,且配置为,根据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接收的第一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一目的标识的至少部分,发送第二任务指令,其中,所述第二任务指令具有第二目的标识;
多个第二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由通信,且配置为,根据从所通信的第一路由接收的第二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二目的标识的至少部分,对所述从所通信的第一路由接收的第二任务指令进行分配处理并直接发送第三任务指令至第二路由,其中,所述第三任务指令具有第三目的标识,
多个所述第二路由,配置为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单元通信,且每个配置为,根据从所通信的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的第三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三目的标识的至少部分,发送第四任务指令至第三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四任务指令具有第四目的标识;
多个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路由中对应的一个通信,且配置为根据从所通信的第二路由接收的第四任务指令进行处理操作,
并且其中,所述每个第一路由与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直接通信,所述每个第二路由与所述多个第三处理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第三处理单元直接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单元每个配置为具有各自的第一对象标识,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单元中每个所接收的第二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二目的标识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单元中每个的第一对象标识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三处理单元每个配置为具有各自的第二对象标识,所述多个第三处理单元中每个所接收的第四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四目的标识与所述多个第三处理单元中每个的第二对象标识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路由分为多组,每组第二路由中的每个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三处理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配置为发送寄存器访问指令作为所述第一任务指令,
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配置为发送命令指令或消息指令作为所述第一任务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为图形寄存器总线管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为命令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为着色器处理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为计算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还包括:
多个外部访问单元,配置为发送第五任务指令,其中,所述第五任务指令具有第五目的标识;
多个第三路由,配置为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和至少一个外部访问单元通信,且配置为,根据从所通信的外部访问单元接收的第五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五目的标识的至少部分,发送第六任务指令,其中,所述第六任务指令具有第六目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与所述多个第三路由通信,且配置为,根据从所通信的第三路由接收的第六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六目的标识的至少部分,发送所述第一任务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寄存器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配置为具有第三对象标识,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所接收的第六任务指令所具有的第六目的标识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第三对象标识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43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上漆设备
- 下一篇:用于矿下电缆巡检的机器人线缆行走机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