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657.X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岭;蔡进;胥传龙;李明;吴开凯;杨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四象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16/2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金国栋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共享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数据共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系统,包括:区块链模块,包含多个相互配合的区块链节点,并通过所述区块链节点实现数据共享;访问应用模块,用于为所述共享系统的用户提供具有权限设定的数据访问节点,且用户通过所述数据访问节点访问区块链模块中的共享数据;加密认证模块,用于验证区块链模块中的区块链节点及访问应用模块中的数据访问节点是否有效,并对无效的区块链节点删除,对有效的区块链节点加密认证;数据存储模块,基于IPFS对所述区块链模块中的共享数据和所述共享系统中的用户信息进行分布式储存;综上,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实现数据共享,能有效避免出现数据被篡改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共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面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如何高效实现敏感数据的保管、传输、共享已经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传统的数据共享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第三方中心化系统来存储、使用所有用户的数据,用户自己实际并不能控制数据,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并且,传统的中心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式,存在服务器稳定性不足、区域限制和数据存取效率较低的问题。
区块链是一种由密码学支撑、按照时间顺序存储的分布式共享数字账本,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诸多优点备受青睐,在智能合约、电子商务、文件存储和数据共享等众多领域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在本申请中即提出一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共享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数据共享中不可避免的数据隐私泄露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系统,包括:
区块链模块,包含多个相互配合的区块链节点,并通过所述区块链节点实现数据共享;
访问应用模块,用于为所述共享系统的用户提供具有权限设定的数据访问节点,且用户通过所述数据访问节点访问区块链模块中的共享数据;
加密认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区块链模块中的区块链节点及所述访问应用模块中的数据访问节点是否有效,并对无效的区块链节点删除,对有效的区块链节点加密认证;
数据存储模块,基于IPFS对所述区块链模块中的共享数据和所述共享系统中的用户信息进行分布式储存;
其中:
多个相互配合的所述区块链节点包括上传节点、共识节点、记账节点和分类账节点;
用户通过所述上传节点发起目标区块添加请求,且所述目标区块添加请求中包括待共享数据;所述共识节点基于混合共识机制达成共识,并将所述共识发送至记账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基于共识将目标区块添加请求中的待共享数据添加到分类账节点中,完成区块添加和数据共享。
优选的,所述上传节点为同一区域中多个数据访问节点中任一节点,且所述上传节点基于同一区域中多个数据访问节点投票选出。
优选的,同一区域中超过1/2的所述数据访问节点均认为所述上传节点已崩溃时,才能执行所述上传节点的重新选取。
优选的,所述上传节点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至少一个用户通过数据访问节点传输的待共享数据;
检查单元,用于检查所述待共享数据的用户签名是否完整;
上传单元,用于在待共享数据的用户签名完整时发起目标区块添加请求;
本地缓存单元,用于在待共享数据的用户签名完整时进行待共享数据的本地缓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四象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四象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