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9543.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禄禄;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5/02 | 分类号: | B30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倍源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曲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贴合治具包括:支撑块,具有支撑面;及气囊,气囊包括彼此相连的连接壁和贴合壁,连接壁和贴合壁围合形成容置腔;其中,连接壁覆盖并贴合于支撑面,贴合壁被构造为响应于容置腔内流体介质压力的变化而向外膨胀和向内收缩。在贴合待贴合部件与曲面盖板时,气囊支撑于待贴合部件下方,然后向气囊的容置腔内逐渐充入流体时,贴合壁逐渐向外膨胀,并推动待贴合部件逐渐贴合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上,同时气囊在膨胀过程中,支撑块为气囊提供支撑力,进而增大气囊对曲面盖板弯角处的贴合力,使待贴合部件与曲面盖板的弯角处有效贴合,防止曲面屏贴合后内部留存气泡或间隙,提高屏体的贴合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体贴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曲面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模组的柔性特点不断被开发利用,如将柔性显示模组贴附在3D固定曲面盖板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边显示,暨实现了曲面显示。
随着产品市场要求及设计变化,曲面盖板的弯折角度逐渐增大(趋于90℃),通过传统的硅胶衬垫贴合柔性显示模组与曲面盖板时,弯折处很容易产生气泡或缝隙,贴合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以防止曲面屏贴合后内部留存气泡或间隙,提高贴合良率。
一种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包括:
支撑块,具有支撑面;及
气囊,所述气囊包括彼此相连的连接壁和贴合壁,所述连接壁和所述贴合壁围合形成容置腔;
其中,所述连接壁覆盖并贴合于所述支撑面,所述贴合壁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容置腔内流体介质压力的变化而向外膨胀和向内收缩。
上述贴合治具中气囊的连接壁与支撑块的支撑面连接,将气囊包覆固定在支撑块上,通过支撑块对气囊提供支撑力。在贴合待贴合部件与曲面盖板时,气囊支撑于待贴合部件下方,然后向气囊的容置腔内逐渐充入流体时,贴合壁逐渐向外膨胀,并推动待贴合部件逐渐贴合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上,同时气囊在膨胀过程中,支撑块为气囊提供支撑力,进而增大气囊对曲面盖板弯角处的贴合力,使待贴合部件与曲面盖板的弯角处有效贴合,防止曲面屏贴合后内部留存气泡或间隙,提高屏体的贴合良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子容置腔、第二子容置腔及第三子容置腔;
其中,所述第三子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子容置腔之间,所述第一子容置腔、所述第二子容置腔及所述第三子容置腔被配置为分别可受控输入流体介质以调节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的硬度大于所述气囊充入流体介质时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顶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顶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所述连接壁覆盖连接于在所述顶面、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壁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及第三壁;
沿所述第一侧面指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所述连接壁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第三壁相对所述顶面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所述连接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第三侧壁相互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顶面之间通过第一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顶面之间通过第二圆弧面过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子容置腔、第二子容置腔及第三子容置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9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令处理方法、指令处理装置和芯片
- 下一篇:一种CCD自动追标对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