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9112.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492;D06B3/10;D01F1/10;D01F8/06;D01F8/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亲水性 抗菌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制备方法,包括:氮气保护下将竹粉煅烧,降至室温,粉碎,加入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偶氮二异丁腈、乙醇,回流混合,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得到亲水抗菌竹粉;将氧化石墨烯、微晶纤维素、葡萄糖、水搅拌均匀,水热反应,冷却,过滤,干燥,粉碎,得到亲水增强剂;将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异丁烯、聚乙烯醇、亲水抗菌竹粉、亲水增强剂、透明质酸、柔软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搅拌,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开松,然后经过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将纤网经过牵伸机进行牵伸,然后水刺得到坯布;将坯布烘干后,浸没入亲水助剂中静置,过滤,水洗,干燥得到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价格低廉、可再生利用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壁纸、手提袋、医疗卫生、建筑装饰、服装、汽车内部装饰等领域。
无纺布由于其加工特点及产品成本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多采用合成纤维为原料,造成产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拒水性,亲水性能差,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无纺布的亲水性能进行改善,主要有原丝改性、表面接枝改性、亲水整理等。其中亲水整理由于其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而成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抗菌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对无纺布进行抗菌处理生产的抗菌无纺布也越发具有市场,目前使用在无纺布生产过程中的抗菌剂主要为纳米银抗菌剂,但并不能满足抗菌无纺布的实际需求。目前无纺布亲水整理过程中所用抗菌性能的亲水剂的成分较为复杂,且持久性较差,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所得无纺布不仅纤维相互缠结紧密,力学性能优异,而且具有优秀的抗菌与亲水性能,持久性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
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氮气保护下将竹粉煅烧20-30min,煅烧温度为400-500℃,降至室温,粉碎,加入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偶氮二异丁腈、乙醇,80-90℃回流混合1-2h,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得到亲水抗菌竹粉;
S2、将氧化石墨烯、微晶纤维素、葡萄糖、水搅拌均匀,250-300℃水热反应10-20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干燥,粉碎,得到亲水增强剂;
S3、将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异丁烯、聚乙烯醇、亲水抗菌竹粉、亲水增强剂、透明质酸、柔软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搅拌,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开松,然后经过梳理机梳理成纤网;
S4、将纤网经过牵伸机进行牵伸,牵伸倍数为1.5-2,然后喂入水刺区依次进行第一道水刺和第二道水刺,第一道水刺压力为5-7MPa,第二道水刺压力为12-14MPa,得到坯布;
S5、将坯布烘干后,浸没入亲水助剂中,浸没温度为50-60℃,静置20-30min,降至2-4℃,继续静置1-2h,过滤,水洗,70-80℃干燥至恒重,得到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
优选地,S1中,竹粉、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16:4-6:0.5-1.5。
优选地,S2中,氧化石墨烯、微晶纤维素、葡萄糖的质量比为10-16:4-8:1-3。
优选地,S2中,干燥温度为70-80℃。
优选地,S3中,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异丁烯、聚乙烯醇、亲水抗菌竹粉、亲水增强剂、透明质酸、柔软剂、抗静电剂、润滑剂的质量比为40-50:20-30:5-15:6-12:4-6:3-6:2-6:1-3:1-3: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9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