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8811.8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叶传珍;黄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38;A61K47/30;B82Y5/00;B82Y40/00;C08B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果壳 羧基 纤维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材料是由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共同组成的含羧基和羟基的纳米纤维。其制备方法包括:先通过乙酸乙酯加碱处理回流除去色素、树脂和皂素,得到产物1;再通过亚氯酸钠加上过氧化氢氧化除去黄酮和其他小分子有机成分,得到产物2;再通过硫酸适度水解,使纤维松解,得到产物3;最后经溴化钠适度氧化,得到最终产物主要为伯羟基氧化为羧基的纤维。该材料可用作生物碱、黄酮、皂苷等多种药物的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油茶果壳中含有30%的木质素、20%半纤维素、15%纤维素,其不溶性纤维总量达70%,然而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般作为废弃物焚烧或制成活性炭,造成了环境污染(刘竹等,油茶果壳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20,34(Z1):120-127)。开发油茶果壳中不溶性纤维应用具有显著的意义。
纤维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化合物,由于表面具有大量羟基,具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药物载体,但只有羟基与药物通过氢键连接,稳定性差,药物载量低。
纤维可从天然产物中获取或人工合成,多数采用酶/化学/物理方法提取。但目前均针对单一组分的提取,其产物存在结构单一,难以负载药物的缺点。
直接从油茶果壳中提取和制备羧基纤维纳米材料,利用天然纤维结构进行多种类型药物负载,此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是一种由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共同组成的富含羧基和羟基的纳米纤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油茶果壳粉碎,然后过筛,与乙酸乙酯混合,升温进行回流提取处理,过滤取滤渣,将所述滤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升温进行加热反应,过滤取滤渣,洗涤至中性,得到产物1;
(2)将产物1与亚氯酸钠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1,调节所述混合液1的pH值为3.5-5.5,升温进行第一次加热反应,过滤取滤渣,然后将滤渣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得到混合液2,调节混合液2的pH值为9.0-12.0,升温进行第二次加热反应,过滤取滤渣,洗涤至中性,得到产物2;
(3)将步骤(2)所述产物2加入硫酸溶液中,升温进行加热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所述反应产物透析至pH为中性,取保留液,冷冻干燥,得到产物3;
(4)将步骤(3)所述产物3、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及溴化钠加入水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次氯酸钠,得到混合液,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值为9.0-11.0,升温进行加热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所述反应产物进行透析至pH为中性,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油茶果壳羧基纤维纳米材料。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过筛的筛孔大小为60-200目;所述乙酸乙酯的质量为油茶果壳质量的5-15倍。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回流提取处理的温度为60-90℃,所述回流提取处理的时间为6-12h;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百分百浓度为2-10wt%,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油茶果壳质量的8-25倍。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第一次加热反应的温度为80-100℃,第一次加热反应的时间为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