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料片内孔双向翻边成型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02309.6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航;王建中;郑建平;黄熠藩;林东辉;林智玮;江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捷讯传动轮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62 | 代理人: | 钟哲林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片内孔 双向 成型 工艺 | ||
1.一种料片内孔双向翻边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设有用于容纳翻边的凹部的凹模带动带有内孔的料片转动,可径向移动的凸模从料片内孔中挤压料片内孔壁,料片被挤压部分嵌入凹部中形成双向翻边。
2.如权利要求1一种料片内孔双向翻边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带有内孔的料片放置在凹模中;
步骤2:转动凹模带动料片转动,凸模径向移动,从料片内孔中挤压料片内孔壁,料片被挤压部分逐步嵌入凹部中;
步骤3:直到料片被挤压形成双向翻边,凹模停止转动,凸模停止移动;
步骤4:将料片从凹模卸下。
3.如权利要求2一种料片内孔双向翻边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包括设有第一凹部的第一转轴和设有第二凹部的第二转轴,所述凸模包括压轮,初始状态下,压轮穿设在第一转轴中,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带有内孔的料片放置在第二转轴上;
步骤2:移动第二转轴至与设有第一凹部的第一转轴压紧料片,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配合形成容纳翻边的凹部;
步骤3:移动压轮穿过料片内孔;
步骤4: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料片转动,压轮径向移动挤压料片并受力转动;
步骤5:直到料片被挤压部分嵌入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形成翻边,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停止转动,压轮停止移动;
步骤6:第二转轴离开第一转轴,卸下料片。
4.如权利要求3一种料片内孔双向翻边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沿轴向设有直径不同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所述步骤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轴向移动压轮,压轮第一凸部穿过料片内孔;
步骤B: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料片转动;
步骤C:压轮第一凸部径向移动挤压料片;
步骤D:压轮径向移动e1,形成第一次翻边后,压轮回到中心位置;
步骤E:轴向移动压轮,压轮第二凸部穿过料片内孔;
步骤F:压轮第二凸部径向移动e2挤压料片。
5.如权利要求3一种料片内孔双向翻边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沿轴向设有直径不同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所述步骤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轴向移动压轮,压轮第一凸部穿过料片内孔;
步骤B: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料片转动;
步骤C:压轮第一凸部径向移动挤压料片;
步骤D:压轮径向移动e1,形成第一次翻边后,压轮回到中心位置;
步骤E:轴向移动压轮,压轮第二凸部穿过料片内孔;
步骤F:压轮第二凸部径向移动e2挤压料片,形成二次翻边,压轮回到中心位置;
步骤G:轴向移动压轮,压轮第一凸部穿过料片内孔;
步骤H:重复步骤C、D、E、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捷讯传动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捷讯传动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23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OS工艺的功率放大器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储物柜及其门板的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