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灶具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1537.1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平;王京华;郑健;申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G10L15/02;G10L15/06;G10L15/16;G10L1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灶具 防干烧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灶具及存储介质,所述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用于识别灶具是否干烧的声音识别模型;采集待检测灶具烹饪状态下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的声音识别模型识别待检测的灶具是否为干烧状态。本发明公开的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可提高灶具防干烧功能的判断准确度、有效降低误报率,从而可以在灶具开始发生干烧时及时通知用户注意灶具的烹饪情况,用户体验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灶具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燃气灶为现代家庭中一种常用的灶具,其通过燃烧煤气产生明火以加热或烹饪食物。这种燃气灶一般在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火力大小和火力开关的旋钮,用户通过该旋钮开启/开闭燃气灶。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在烹饪期间忘记关闭煤气灶,锅具内物料长时间加热,其液体熬干,出现干烧现象。若干烧持续进行,不仅会烧焦食物,造成浪费,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锅具温度过高,引发火灾。
现有技术为解决防干烧问题也提出多种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通过将燃气灶的燃气开关设计带有定时转动的功能,当使用燃气灶时,将燃气开关转动至所需的定时区间,当定时结束后,燃气灶自动关闭;②通过温度传感器接触感应燃气灶灶头上加热的器具(炒锅、蒸锅等)温度,利用器具的温度范围判定是否干烧;③通过重力感应器接触感应燃气灶灶头上加热的器具,利用重量变化判定是否干烧。以上三种方案,虽然均能实现防干烧功能,但适用范围有限,例如:方案①的定时方式属于主动设定,如果设定时间不当,也达不到防干烧的目的;方案②的温度传感器不仅对锅具形状适用有限,且受锅具形状、材质不同,传感器与锅底接触不良,其感应的准确性也受影响,防干烧误保护几率较大;方案③的重力感应器与方案②较为相似,虽然可以设计为不受锅具形状、材质的影响,但却受烹饪方式的限制,如果重量不发生变化,则无法实现防干烧保护。故以上三种方案均存在干烧发生识别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影响灶具的智能控制。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灶具发生干烧时识别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包括
建立用于识别灶具是否干烧的声音识别模型;
采集待检测灶具烹饪状态下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的声音识别模型识别待检测的灶具是否为干烧状态。
进一步的,建立用于识别灶具是否干烧的声音识别模型的方法包括:
采集正常烹饪声音信号和/或干烧声音信号;
提取所述正常烹饪声音信号和/或干烧声音信号的特征参量,利用所述特征参量建立所述的声音识别模型。
进一步的,提取所述正常烹饪声音信号和/或干烧声音信号的特征参量,利用所述特征参量建立所述的声音识别模型:
对采集的正常烹饪声音信号和/或干烧声音信号进行分帧和加窗处理,获得正常烹饪声音训练样本和/或干烧声音训练样本;
提取正常烹饪声音训练样本和/或干烧声音训练样本的特征参量;
将正常烹饪声音训练样本和/或干烧声音训练样本的特征参量输入到神经网络分类模型中进行训练和学习,获得包含正常烹饪声音信号和/或干烧声音信号的声音识别模型。
进一步的,将采集到的待检测灶具烹饪状态下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包含正常烹饪声音信号和/或干烧声音信号的声音识别模型中;
通过所述的声音识别模型识别待检测灶具的烹饪状态是否为干烧状态,并输出识别结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