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9579.2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3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叶波;蒋伟;王丹阳;丁晓;唐健钧;何磊;张永建;曹虎;金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G01R31/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模型 安装 故障 空间 位置 快速 定位 | ||
本发明涉及线束故障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包括在线束故障信息获取后,进行线束故障点位距离测量,获得线束故障点位距离参数;再将故障信息和故障点位距离参数输入所述基本数字模型中,进行线束故障点位追溯可视化。通过本方法,能有效解决无法准确获取线束安装后故障点位的实际空间相对位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故障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
背景技术
飞机在制造和用户使用阶段,机载线束常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导致系统功能无法实现,直接影响飞机功能的实现。线束短路、断路故障点位定位效果差。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1352004A,公开日为2020年06月3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缆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该线缆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使脉冲信号经阻抗匹配单元输入至被测线缆以及模拟正常线缆,获取所述被测线缆的测试回波信号以及所述模拟正常线缆的理想回波信号;根据所述测试回波信号、所述理想回波信号以及第一预设算法确定所述被测线缆的故障。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由于线束安装到位后,安装路径复杂,并非直线,现有技术获得的故障点位相对于测试点位的距离参数,为线束路径长度,无法直接确认故障点位在实物空间的位置,现有方法需通过人工对线束安装路径进行空间位置估算,存在偏差,导致故障排查周期加长,特别是在其他系统已安装完毕后,由于线束位于底层,需要拆除大量系统产品才能对线束进行查验,误判位置将使整个线束故障排故周期成倍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能有效解决无法准确获取线束安装后故障点位的实际空间相对位置的问题,本方法能快速辅助故障点位在实物上的空间定位。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故障信息,所述故障信息包括被测试对象的端子号和针编号或者包括端子号和孔编号;
b.测量故障点位距离参数L,即根据故障信息测量线束故障点相对于测试点位的距离;
c.建立故障位置重现的基础数字模型,将故障信息和故障点位距离参数输入所述基础数字模型中,实现线束故障点位追溯可视化。
所述步骤c中基础数字模型包括飞机结构模型和线束模型。
所述线束模型包括多个子线束模型,所述子线束模型包括线束连接器、线束通道和线束通道中心线。
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Ⅰ.建立故障位置重现的基础数字模型;
Ⅱ.在基础数字模型中重现故障位置,将两组端子号信息和故障点位距离参数L输入所述基础数字模型中,所述基础数字模型中设有分别与两组端子号相对应的始端连接器A和终端连接器B,始端连接器A为测量故障点距离参数L时所选取的端子;
Ⅲ.遍历基础数字模型的装配结构树,查找获取所述始端连接器A所属的子线束模型,并确定获取的子线束模型为故障子线束模型;
Ⅳ.遍历故障子线束模型的全部特征,获取所述故障子线束模型的全部线束通道中心线,形成线束通道中心线集合;
Ⅴ.在所述线束通道中心线集合中查找获取与所述始端连接器A直接连接的始端通道中心线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