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9579.2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3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叶波;蒋伟;王丹阳;丁晓;唐健钧;何磊;张永建;曹虎;金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G01R31/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模型 安装 故障 空间 位置 快速 定位 | ||
1.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获取故障信息,所述故障信息包括被测试对象的端子号和针编号或者包括端子号和孔编号;
b.测量故障点位(5)距离参数L,即根据故障信息测量线束故障点位(5)相对于测试点位的距离;
c. 建立故障位置重现的基础数字模型,将故障信息和故障点位(5)距离参数输入所述基础数字模型中,实现线束故障点位(5)追溯可视化;所述基础数字模型包括飞机结构模型和线束模型;所述线束模型包括多个子线束模型,所述子线束模型包括线束连接器、线束通道和线束通道中心线;
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Ⅰ. 建立故障位置重现的基础数字模型;
Ⅱ. 在基础数字模型中重现故障位置,将两组端子号信息和故障点位(5)距离参数L输入所述基础数字模型中,所述基础数字模型中设有分别与两组端子号相对应的始端连接器A(11)和终端连接器B(12),始端连接器A(11)为测量故障点位(5)距离参数L时所选取的端子;
Ⅲ. 遍历基础数字模型的装配结构树,查找获取所述始端连接器A(11)所属的子线束模型,并确定获取的子线束模型为故障子线束模型;
Ⅳ. 遍历故障子线束模型的全部特征,获取所述故障子线束模型的全部线束通道中心线,形成线束通道中心线集合;
Ⅴ. 在所述线束通道中心线集合中查找获取与所述始端连接器A(11)直接连接的始端通道中心线C1;
Ⅵ. 以所述始端通道中心线C1为根节点,根据所述线束通道中心线集合中曲线的连接关系,建立线束通道中心线多叉树数据链表;
Ⅶ. 在线束通道中心线集合中查找获取与所述终端连接器B(12)直接连接的终端通道中心线C6;
Ⅷ. 遍历所述多叉树数据链表,获取从始端通道中心线C1到终端通道中心线C6的路径,组成联通曲线数据链表;
Ⅸ. 将联通曲线数据链表中所有曲线依照等弧长离散成有序空间点集;
Ⅹ. 以所述始端曲线的端点为初始点,依据有序空间点集的顺序,累加弧长;当满足条件或时,其中k为有序空间点(3)序号,停止累加;判断所述有序空间点(3)集中,第k个点所在位置为故障位置;
Ⅺ. 依据所述第k个点所在位置坐标,在所述数字模型中加载故障指示标识(4),实现故障点位(5)的可视化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根据故障信息测量线束故障点位(5)相对于测试点位的距离具体指:获得故障信息后,选择两个端子号任意一端,以故障点位(5)所在针或者孔位置为测试点,测试点位沿着的导线、光纤、总线或者同轴电缆所在线束路径到故障点位(5)的路径长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端子号具体为某根线束分支末端的名称或代号,用于区分线束上不同的端子,单个端子又由多根导线、光纤、总线或者同轴电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线束安装后故障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针编号或者孔编号对应于端子上每一根导线、光纤、总线或者同轴电缆,用于区分端子上不同的导线、光纤、总线或者同轴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5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