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膜料对位压合流水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5363.9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瑶;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10;B32B3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对位 合流 水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膜料对位压合流水线,沿X向依次连接收废模组、对位模组和压料模组,对位模组的下方设拉料模组;上下两层膜料分别从收废模组的上下两侧沿X向正向走料进入对位模组,保护膜从收废模组沿X向反向走料。对位模组的对位板上设有对位针;对位针沿Z向正向移动,穿过双层膜料边缘上对应设置的料带孔,此时,拉料模组带动对位板以及膜料移动至压料模组;对位针沿Z向反向移动,膜料边缘脱离对位针,拉料模组带动对位板移动至原位,开始对双层膜料的下一位点进行对位;压料模组的压板沿Z向对上下两层膜料进行压合。本发明采用自动化结构,优化工艺流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切料带产品压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膜料对位压合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PET膜料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需要,常常需要将多层膜料压合。在当前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两层膜料进行对位贴合,但是人工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同时,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不同以及不同操作人员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人工操作造成的对位偏差较大,影响了产品的良品率,造成了极大的成本的浪费。
另外,膜料的表面常常附有一层保护膜以防止膜料受损,尤其是离型膜,如果没有保护膜,膜料的离型面裸露在外很容易吸附杂质,从而大大影响膜料的离型力,在后续加工中出现粘附性差的现象,影响产品品质。
在对膜料进行加工时,保护膜应作为废料除去,需要先除去这层保护膜,然后再进行多层膜料的压合等处理。人工手动除去保护膜,操作过程中膜料与操作员工的手直接接触,容易污染膜料,并且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加工处理前预先除掉保护膜的方式使得膜料过早暴露在空气中,增加污染风险,很难保证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膜料对位压合流水线,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双层膜料对位压合流水线,包括机架,机架上沿X向依次连接收废模组、对位模组和压料模组,对位模组的下方还设置有拉料模组;收废模组包括传动连接的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层膜料从上辊轴的上方向下沿X向正向走料、下层膜料从下辊轴的下方向上沿X向正向走料,膜料上的保护膜从上辊轴和下辊轴之间沿X向反向走料;收废模组与对位模组之间还配置有引导辊轴,双层膜料经过引导辊轴进入对位模组,引导辊轴将上层膜料与下层膜料彼此靠近;膜料上的保护膜在进入对位模组之前脱离膜料进入收废模组;对位模组包括两组沿膜料传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的对位板,对位板设有竖直设置的对位针,对位针能够沿Z向往返移动;对位模组与拉料模组相连接,对位针沿Z向正向移动,穿过双层膜料边缘上对应设置的料带孔,此时,拉料模组带动对位板沿X向正向移动至压料模组;对位针沿Z向反向移动,双层膜料边缘脱离对位针,此时,拉料模组带动对位板沿X向反向移动至原位,开始对双层膜料的下一位点进行对位;压料模组包括压板,压板能够沿Z向对上下两层膜料进行压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自动化结构,在双层膜料对位压合的过程中自动除废、自动对位、自动拉料、自动压合,优化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待压合的两层膜料分别从收废模组的上下两侧传送,膜料的边缘均设有料带孔,料带孔沿X向均匀分布。使膜料上附有保护膜的一面朝向膜料压合的收废装置,当膜料沿正向传送时,可以将其上的保护膜沿反向送入上辊轴与下辊轴之间。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膜料除废,膜料除废完成后即可以进行后续加工,从而缩短膜料裸露在外的时间,防止膜料污染受损。采用对位针对两层膜料边缘的料带孔进行对位,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大幅度降低对位偏差,保证膜料对位的准确度,提高了产品的良率与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废模组包括支架,上辊轴与下辊轴均设于支架的内部;上辊轴与调节组件相连接,调节组件能够带动上辊轴靠近或远离下辊轴;下辊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组件可以抬起上辊轴,从而可以便于保护膜穿入上辊轴与下辊轴之间,保护膜上料完成之后再次通过调节组件使上辊轴回落,将保护膜卡在上辊轴与下辊轴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5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圆形棒料热拉直时的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变组同期并网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