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及杏鲍菇原种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9623.1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9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华;志文;赵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22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杏鲍菇 液体 原种 培养液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菇的培养液,尤其是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制成:白糖17.9~18.1份;豆粕1.9~2.1份;无水硫酸镁0.2~0.4份;磷酸二氢钾0.2~0.4份;消泡剂0.9~1.1份;水590~610份。本发明提供的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培养周期短、菌种纯度高、菌种活力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菇的培养液,尤其是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及杏鲍菇原种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杏鲍菇的培养多采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固体培养基培养周期长,菌种的纯度底,并且菌种的活力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周期短、菌种纯度高、菌种活力稳定的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具体技术方案为:
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制成:白糖17.9~18.1份;豆粕1.9~2.1份;无水硫酸镁0.2~0.4份;磷酸二氢钾0.2~0.4份;消泡剂0.9~1.1份;水590~610份。
由于采用液体培养,因此菌种外表面不易生老菌皮,容易观察袋内杂菌,菌种纯度高,发菌速度快,不易感染杂菌,发菌时间短。
优选的,白糖18份;豆粕1.8份;无水硫酸镁0.3份;磷酸二氢钾0.3份;消泡剂1份;水6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灭菌前的pH值为6.2±0.2,灭菌后的pH值为5.8±0.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杏鲍菇原种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制作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并将培养液倒入三角瓶中;
S20、将三角瓶的瓶口密封;
S30、将密封后的三角瓶放入到高压灭菌锅中灭菌;
S40、灭菌结束后,冷却至22~24℃;
S50、接种,将杏鲍菇母种接入三角瓶中;
S60、将接种好杏鲍菇母种的三角瓶进行恒温振荡培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中瓶口密封后,先套一层牛皮纸,然后再套一层塑料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蒸汽水淋湿三角瓶棉塞,导致后期污染培养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中先将温度升至100~120℃,排放冷气,当温度升至120~126℃时灭菌不少于25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中灭菌结束后,将高压灭菌锅降温,然后取出三角瓶,取下塑料纸和牛皮纸,自然冷却至22~2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0中,接种前使用灭菌灯进行灭菌,并装入多粒规格一致的母种。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瓶为1000ml,所述母种为边长为3mm的立方体,所述母种数量为11~13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0中的三角瓶在恒温振动器中培养,温度为22~23℃,振荡速度为145~155rpm;培养6~7天后观察菌丝的发育情况,若可视三角瓶内成细小颗粒则完成培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h值和糖分检测能准确的得到菌种活力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杏鲍菇液体原种培养液培养周期短、菌种纯度高、菌种活力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