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癌草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7263.1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菊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K9/16;A61K9/20;A61K9/00;A61P35/00;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癌 草药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草药配方,具体涉及抗癌药品领域,该抗癌草药颗粒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计)包括:黄芪10‑20克、党参10‑20克、白英10‑20克、龙癸10‑20克、柴胡10‑20克、活血丹10‑20克、茵陈25‑35克、醋灸别甲25‑35克、白鹤灵枝草25‑35克、石见穿25‑35克。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和制备方法,以辨症施治、益气养阴、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化痰、破除症癜积聚、达到机体阴阳平秘而病愈为治疗原则,制得的抗癌草药具有治疗饮食不当、喜怒忧思、耗气伤阴、痰气瘀血互结、阴实内蕴、发为乳岩、舌疳、伏梁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抗癌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癌草药配方。
背景技术
目前到医院就诊的癌症患者中60%-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对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手术、放化疗均应慎之又慎,尤其老年患者。当手术、放化疗治疗缺乏足够依据,或者说患者身体条件不足以接受这些治疗手段时,医生都会建议考虑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对于癌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例如“乳岩”,“舌疳”,“伏梁”,“症瘕积聚”等等,中医中药治疗癌症个体化强,要根据患者舌象、脉象,不适症状,综合分析推出所谓的“证型”,按照“证型”开出相应的中药方子,口服好的对症的中药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但是中医治癌方法繁多,而好的中医医师缺很少,并且对于每个患者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癌方法,对药材配方和比例不断的调整,这样针对少的中医医师和多的患者的情况,中医医师的工作负担很重,也会导致很多患者病情的延误。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很多中医医生研究开发了能够方便患者使用的癌症治疗药物,当前,对于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一般有煎剂、颗粒剂和丸剂等,但是由于患者在癌症期间容易因饮食不当、喜怒忧思、耗气伤阴、痰气瘀血互结、阴实内蕴等而降低药用效果,导致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癌草药配方,通过采用黄芪、党参、白英、龙癸、柴胡、活血丹、茵陈、醋灸别甲、白鹤灵枝草、石见穿等草本植物进行制备抗癌药物,无毒副作用,以辨症施治、益气养阴、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化痰、破除症癜积聚、达到机体阴阳平秘而病愈为治疗原则,制得的抗癌草药还具有治疗饮食不当、喜怒忧思、耗气伤阴、痰气瘀血互结、阴实内蕴、发为乳岩、舌疳、伏梁等作用,使治愈效果更好,治愈率大大增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癌草药配方,该抗癌草药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计)包括:黄芪10-20克、党参10-20克、白英10-20克、龙癸10-20克、柴胡10-20克、活血丹10-20克、茵陈25-35克、醋灸别甲25-35克、白鹤灵枝草25-35克、石见穿25-35克。
进一步地,该抗癌草药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计)具体包括:黄芪10克、党参10克、白英20克、龙癸10克、柴胡20克、活血丹10克、茵陈25克、醋灸别甲35克、白鹤灵枝草35克、石见穿35克。
进一步地,该抗癌草药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计)具体包括: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英15克、龙癸15克、柴胡15克、活血丹15克、茵陈30克、醋灸别甲30克、白鹤灵枝草30克、石见穿30克。
进一步地,该抗癌草药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计)具体包括: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英10克、龙癸20克、柴胡10克、活血丹20克、茵陈35克、醋灸别甲25克、白鹤灵枝草25克、石见穿25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癌草药的制备方法,将该抗癌草药做成煎剂,水煎内服,每日一付,日服二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癌草药的制备方法,将该抗癌草药做成颗粒剂内服,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菊英,未经刘菊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7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