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刺扎低生热橡胶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116.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杜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维涛 |
主分类号: | B60C9/00 | 分类号: | B60C9/00;B60C9/18;B60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刺扎低 生热 橡胶轮胎 | ||
本发明涉及橡胶轮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刺扎低生热橡胶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套设在轮胎主体内部的轮胎钢圈,所述轮胎钢圈包括内钢圈和固定套设于内钢圈外部的外钢圈,所述内钢圈中心设有车轴连接口,所述轮胎主体包括轮胎侧壁和轮胎胎面,所述轮胎胎面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有金属丝编织保护层、橡胶缓冲层和玻璃纤维层,所述金属丝编织保护层、橡胶缓冲层和玻璃纤维层三者之间通过胶粘剂粘接。本发明橡胶轮胎具有防刺扎、低生热的特点,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轮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刺扎低生热橡胶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网络的日益完善,对提高机动车辆轮胎的性能,发展安全、耐用、高速低价产品已成为当前科研生产部门的重要攻关项目之一,据有关专业机构的不完全统计,95%以上的汽车轮胎存在安全隐患,60%的轮胎胎压不正常,37%以上的轮胎胎冠部位有钉子或刺伤,国内高速公路70%的交通事故是由轮胎隐患引起的,汽车在120km/h速度以上行驶时发生爆胎事故死亡高达100%,高速轮胎爆胎与超速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已成为车辆安全事故四大罪魁祸首。天然橡胶作为一种结晶自补强橡胶,在轮胎工业中的应用十分的普遍,然而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滞后损失严重影响了轮胎的寿命,这是因为滞后损失会使橡胶材料内部生热增大,在外界动态载荷的加载下橡胶材料由于粘弹性的作用会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又因为橡胶是热的不良导体,橡胶材料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出去,所以导致橡胶材料内部温度升高,这对于负重轮等厚橡胶制品的影响十分严重,橡胶材料内部生热主要是由填料与填料之间、填料与橡胶链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橡胶内部生热使橡胶材料受到高温导致老化,缩短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造成能源损失,也给车辆行驶安全带来隐患。根据现时对轮胎性能的分析,需要进一步提高轮胎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重点是解决轮胎的防爆,漏气、低生热等特性,从而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刺扎、低生热橡胶轮胎,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刺扎低生热橡胶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套设在轮胎主体内部的轮胎钢圈,所述轮胎钢圈包括内钢圈和固定套设于内钢圈外部的外钢圈,所述内钢圈中心设有车轴连接口,所述轮胎主体包括轮胎侧壁和轮胎胎面,所述轮胎胎面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有金属丝编织保护层、橡胶缓冲层和玻璃纤维层,所述金属丝编织保护层、橡胶缓冲层和玻璃纤维层三者之间通过胶粘剂粘接。
本发明通过在轮胎胎面内部有外向内依次设置金属丝编织保护层、橡胶缓冲层和玻璃纤维层,金属丝编保护层和玻璃纤维层具有高强度,防刺穿能力强,橡胶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能够大幅降低外部刺穿作用力,金属丝编保护层、橡胶缓冲层和玻璃纤维层依次叠加粘合,能够起到较强的防刺穿效果,从而避免车胎出现爆胎和漏气问题,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轮胎胎面外侧表面设有防滑棱状凸起,所述防滑棱状凸起与轮胎中心轴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内钢圈上开设有若干梯形孔洞,所述梯形孔洞环绕车轴连接口且均匀分布在车轴连接口的四周。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丝编织保护层厚度为3-5mm。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缓冲层厚度为5-10mm。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纤维层厚度为2-4mm。
作为优选,所述轮胎主体由低生热橡胶复合材料制备而成,低生热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维涛,未经杜维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科技智能回收箱
- 下一篇:一种原色覆铜板用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