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放射性元素污染的修复装置和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3286.5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王雷;席北斗;王金生;闫政;郑明霞;李一葳;余红;李艳平;郭可昕;胡妍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9C1/00;C09K17/18;C09K1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范国锋 |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放射性元素 污染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土壤污染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污染土壤施加修复剂并种植植物,以及任选接种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包括有机调理剂和生物质碳源,所述有机调理剂与生物质碳源共同施加,优选将生物质碳源浸泡在有机调理剂中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调理剂由表面活性剂和腐殖酸钠组成,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烷基铵盐,优选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浓度为0.5-5%的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腐殖酸钠,腐殖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5-5。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碳源为热解碳,优选与无机粒料混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解碳与无机粒料原位混合在修复装置中进行,优选为包括热解炉的热解装备,其中进行热解碳的投料、热解、排放、传送和降温,并实现气体的闭路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解炉中加入植物性碳源的同时或之后,在分离热解碳颗粒之前,加入氧化钙和/或碳酸钙,得到的掺杂型热解碳为微球状、条状或棒状,例如粒径介于0.5mm至10mm,将其浸泡在有机调理剂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取出后于室温下放置,得到具有修复活性的掺杂型热解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性植物可以是农作物,也可以是经济作物,还可以是其他草本植物,优选水稻、小麦、黑麦草、高粱、玉米、蓖麻、苎麻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包括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幼套球囊霉,优选为孢子悬浮液,可接种多次,接种量为0.5~2g/m2。
10.一种土壤污染的修复装置,为包括热解炉的热解装备,在其中进行植物性碳源的投料、热解、排放、传送和降温,气体闭路循环,热解碳与无机粒料实现原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32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