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杭白菊中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和黄酮糖苷水解产生黄酮苷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280.0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龚金炎;翁倩;孙佳晨;求少平;王丹丽;楚秉泉;李玲;方若思;刘士旺;肖功年;袁海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白菊 咖啡 奎宁 转化 黄酮 糖苷 水解 产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杭白菊中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和黄酮糖苷水解产生黄酮苷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蒸汽爆破法,于压力0.5‑3.0MPa下维压30‑180s,使杭白菊中的酚酸化合物中的同分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本发明采用蒸汽爆破法便于实现杭白菊黄酮苷水解和明确酚酸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改变目前黄酮类化合物难水解、污染大的问题,该蒸汽爆破法通过改变压力和维压时间促使酚酸类化合物转化的量和黄酮苷降解的量出现转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及黄酮糖苷水解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杭白菊中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和黄酮糖苷水解产生黄酮苷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杭白菊为菊科菊属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又名小汤黄、小白菊,主产于我国浙江桐乡,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它具有心血管保护、降血脂、抗氧化,保肝、神经保护等作用。至今,从杭白菊中分得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挥发油、三萜类、甾体类、酚酸类、多糖及其他物质等。
蒸汽爆破(简称“汽爆”)预处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预处理方法。原料用蒸汽加热至180-235℃,维压一段时间,在突然释压喷放时,产生二次蒸汽,体积猛增,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将固体物料结构破坏。蒸汽爆破技术最早用于纸浆生产,现正广泛用于生物质能转换的预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未开展蒸汽爆破杭白菊的研究,但从蒸汽爆破技术的原理及作用特点来看,由于在处理过程中只需高温蒸气,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即可造成物料发生多种化学物理变化。已知目前研究发现汽爆过程中存在类似酸水解、热降解、类机械断裂、氧键破坏和结构重排等协同作用,原料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变化。杭白菊的咖啡酰奎宁酸化合物中新绿原酸(3-CQA),隐绿原酸(4-CQA),绿原酸(5-CQA)是同分异构体,异绿原酸A(3,5-CQA),异绿原酸C(3,4-CQA),异绿原酸B(4,5-CQA)是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互相转化。在探究其单一物质转化的过程中通常对其进行温度,压力,溶剂,pH的改变,模拟体系实验较为繁琐且动力学还尚未证明。而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一直是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从植物中将黄酮类化合物有效地提取出来是实现其药用价值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方法众多,包括传统的提取方法如浸渍法、煎煮法、回流法、索氏提取法等,传统提取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在中药制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提取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提取率低、周期长、溶剂消耗大、纯度低等问题,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可有效弥补传统提取方法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杭白菊中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和黄酮糖苷水解产生黄酮苷元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杭白菊进行蒸汽爆破处理,从而影响杭白菊黄酮类,咖啡酰奎宁酸类物质以及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便于探索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物量转化,同时对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起到降解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促进杭白菊中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和黄酮糖苷水解产生黄酮苷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蒸汽爆破法,于压力0.5-3.0MPa下维压30-180s,使杭白菊中的酚酸化合物中的同分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
所述的一种促进杭白菊中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和黄酮糖苷水解产生黄酮苷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蒸汽爆破仪提前开水阀,加水注满;
2)打开总电源,煤气瓶进行烧水;
3)达到预设压力时,将新鲜干燥过的杭白菊加入汽爆仓中,合上盖后,将高温饱和蒸汽通入气爆仓中使内压力及维压时间均达到权利要求1设定的范围内;
4)阀门打开时间为瞬间泄压的同时完成物料的爆破,收集腔内喷出的物料即为蒸汽爆破后的固液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管桩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子锁的静电放电结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