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打包设备用便于安装的包装件除尘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77385.2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余争三;李世威;黄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55/00 | 分类号: | B65B55/00;B65B63/00;B08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打包 备用 便于 安装 包装 除尘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包设备用便于安装的包装件除尘结构,涉及自动打包设备除尘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打包设备送料带、底部除尘机构、中部除尘机构和顶部除尘机构,所述打包设备送料带两侧设置有送料带框架,所述除尘箱内壁底部分布有上抬滚辊,所述底部除尘机构设置于上抬滚辊下方,所述中部除尘机构设置于上抬滚辊上方,所述顶部除尘机构固定于除尘箱内侧面上部,该自动打包设备用便于安装的包装件除尘结构,电磁铁连接外部电源产生磁性从而吸附于送料带框架上表面,从而将除尘箱牢牢固定于打包设备送料带上方,该固定方式简单牢固,避免除尘箱发生晃动,后期只需断开电源连接使电磁铁失去磁性即可轻松拆卸除尘箱,方便后期维护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打包设备除尘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打包设备用便于安装的包装件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打包设备也被称为自动打包机,其原理是使用打包带缠绕产品或包装件,然后收紧并将两端通过热效应熔融或使用打包扣等材料连接的机器,被广泛用于邮政、食品、医药、五金、化工、服装等行业。
现有的自动打包设备在对待包装件进行打包前需要对包装件表面进行除尘作业,然而目前的除尘机构与自动打包设备之间大都呈一体化设计或螺丝固定,不易安装拆卸,不便于后期维护检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打包设备用便于安装的包装件除尘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自动打包设备在对待包装件进行打包前需要对包装件表面进行除尘作业,然而目前的除尘机构与自动打包设备之间大都呈一体化设计或螺丝固定,不易安装拆卸,不便于后期维护检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打包设备用便于安装的包装件除尘结构,包括打包设备送料带、底部除尘机构、中部除尘机构和顶部除尘机构,所述打包设备送料带两侧设置有送料带框架,所述送料带框架上表面安置有电磁铁,且电磁铁上表面焊接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两端顶部固定有阻尘帘,所述除尘箱内壁底部分布有上抬滚辊,所述底部除尘机构设置于上抬滚辊下方,所述中部除尘机构设置于上抬滚辊上方,所述顶部除尘机构固定于除尘箱内侧面上部,且除尘箱顶部设置有引流风扇,所述引流风扇上方设置有储尘箱,且除尘箱内部安置有电磁吸尘板,所述电磁吸尘板上表面固定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除尘箱通过电磁铁与送料带框架之间构成吸附连接,且除尘箱与打包设备送料带、阻尘帘之间构成全包围结构,所述上抬滚辊呈弧线状分布于除尘箱内部,且上抬滚辊与除尘箱之间呈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部除尘机构包括下排列板、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喷气头、第一分流管和底部抽气泵,且下排列板一侧两端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下排列板另一侧表面固定有第一喷气头,且第一喷气头末端连接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末端连接有底部抽气泵。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除尘箱之间呈固定连接,且第一喷气头、下排列板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除尘箱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部除尘机构包括弧形板、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喷气头、第二分流管和中部抽气泵,且弧形板一侧两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下排列板另一侧表面固定有第二喷气头,且第二喷气头末端连接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末端连接有中部抽气泵。
可选的,所述弧形板与上抬滚辊之间呈平行状分布,且第二喷气头呈等距离分布于弧形板表面,而且第二喷气头与第一喷气头均设置为倾斜状。
可选的,所述顶部除尘机构包括上排列板、第三电动伸缩杆、第三喷气头、第三分流管和顶部抽气泵,且上排列板一侧两端固定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上排列板另一侧表面固定有第三喷气头,且第三喷气头末端连接有第三分流管,所述第三分流管末端连接有顶部抽气泵。
可选的,所述上排列板之间关于除尘箱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第三喷气头与打包设备送料带之间呈平行状分布,而且顶部抽气泵通过第三分流管、第三喷气头与除尘箱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