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配件生产用QT700-8球墨铸铁件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5363.2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光;吴秀金;鲁程国;游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际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04 | 分类号: | C22C37/04;C22C37/10;C22C33/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玲玲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配件 生产 qt700 球墨铸铁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生产用QT700‑8球墨铸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4.50~4.80)%C,(1.70~2.0)%Si,Mn<0.20%,P<0.03%,S≤0.01%,(0.30~0.4)%Cu,Sn<0.02%,Bi<0.02%,Sb:0.01‑0.020%、S:≤0.035%、Mg:0.038‑0.06%、RE:0.02‑0.04%,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与生产普通球墨铸铁件相同,本发明铸造工艺简单,适用于普通的粘土湿型砂,本发明配料工艺和生产工艺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且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铸铁件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配件生产用QT700-8球墨铸铁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是20世纪4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铸造合金,它是向铁水中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而得到的球状石墨铸铁。由于石墨呈球状,其机械性能远远超过灰铸铁,优于可锻铸铁,甚至接近钢材,而价格低于钢,并且有许多优良使用性能,如应力集中性低、抗冲击性好等。因此,许多重要机械零件,如曲轴、连杆、阀体、缸套等均可采用球墨铸铁,以节约钢材、降低成本,球墨铸铁件自问世以来,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得以迅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家标准GB/T1348-2009《球墨铸铁件》规定的球墨铸铁件共有14个牌号,一般是低强度高延伸率或高强度低延伸率,这些牌号的球墨铸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铸钢件产品逐渐要求由高强度高韧性的球墨铸铁件替代,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商用车向着重载、高速、低能耗方向发展,汽车空载轻量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催生了汽车零部件对高强度高韧性铸态球墨铸铁件的需求。
为适应高强度、高韧性的球墨铸铁件的需求,必须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新型球墨铸铁件材料,而目前国外该类产品的研发仅有瑞士的GF公司形成系列化产品,正进行推广应用阶段,国内对高强度高韧性球墨铸铁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热处理后获得,还没有能够满足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稳定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汽车配件生产用QT700-8球墨铸铁件及其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汽车配件生产用QT700-8球墨铸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4.50~4.80)%C,(1.70~2.0)%Si,Mn<0.20%,P<0.03%,S≤0.01%,(0.30~0.4)%Cu,Sn<0.02%,Bi<0.02%,Sb:0.01-0.020%、S:≤0.035%、Mg:0.038-0.06%、RE:0.02-0.04%,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汽车配件生产用QT700-8球墨铸铁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QT700-8球墨铸铁件的金相组织为:无碳化物的珠光体≥85%,石墨球数为100-150个/ mm2,球化等级1-3级,球径大小6-7级,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Rm≥750MPa,延伸率A≥9%。
本发明还涉及汽车配件生产用QT700-8球墨铸铁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S1:配料:按一定质量百分比配置原料;
S2:第一次熔化:将废钢总量的65%和球铁铁屑总量的65%投入至电炉中,调节电炉功率≤80%最大功率,加热熔化,;
S3:第二次熔化:将增碳剂、硅铁、锰铁、钼铁、剩余的废钢和剩余的球铁铁屑投入上述电炉中,调节电炉功率=100%最大功率,升温至1380-1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际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德际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