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75011.7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平;诸葛锋;聂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硕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有机物的废水中加入处理剂;(2)将步骤(1)中的废水与其余废水集合,形成集合水,并加入pH调节剂、氧化剂和絮凝剂;(3)对经过步骤(2)中处理的集合水进行过滤处理和微生物降解处理,即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水质。所述步骤(1)中经过处理剂处理的废水用于锅炉水膜除尘器中进行再利用,之后进行步骤(2)。(1)本方案中将含有机物的废水加入处理剂之后,再用于锅炉水膜除尘器中进行再利用,一方面可以除去锅炉烟气中产生的烟气,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温度下,能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较好的处理,提高处理速率。本方案中将废水进行集合处理,能降低废水处理所需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化经济进一步发展,工业中产生的废水量以及废水的种类也在增加,随着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和使用标准的进一步出台,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般生产制造类的企业产生的废水比较多,废水中的氨氮含量、COD含量均比较高。而且对于中小型企业,由于水处理工艺的造价较高,各个化工车间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废水不是单独进行处理的,而是集中在一起进行集成处理的,这使得混合后的废水pH不稳定,对于后续的水处理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理甲苯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回收甲苯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中会含有较多的甲苯,进行集成后的废水使用现有的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并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和再利用标准。如果将产生的废水集中交由废水处理公司进行处理,则价格偏高,经济适用性比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一废水中加入处理剂;
(2)将步骤(1)中的经过处理的第一废水与第二废水集合,形成集合水,并加入pH调节剂、氧化剂和絮凝剂;
(3)对经过步骤(2)中处理的集合水进行过滤处理和微生物降解处理,即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水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经过处理剂处理的第一废水用于锅炉水膜除尘器中,之后进行步骤(2)。
优选的,所述处理剂选自无机酸、无机碱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高铁酸钾、臭氧和高锰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和/或有机絮凝剂。
优选的,所述无机絮凝剂选自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磷酸铝、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聚合磷酸铁和聚合硅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过滤处理为袋式过滤和/或板框过滤。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微生物降解处理选自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MBR)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过滤膜,所述过滤膜选自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的应用,应用于化工行业、印染行业、造纸行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中。
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将含有机物的废水加入处理剂之后,再用于锅炉水膜除尘器中进行再利用,一方面可以除去锅炉烟气中产生的烟气,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温度下,能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较好的氧化,便于后续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提高降解速率。通过将废水进行集合处理,能降低废水处理所需的成本,节约能耗。通过对集合废水中的pH调节、氧化处理和絮凝处理不仅能够除去部分有机物,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和氨氮含量,还能给后续的微生物降解营造较好的环境,提高生物降解的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和氨氮含量,达到符合排放的标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硕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硕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