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区降维化处理的建筑遮挡高效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4910.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9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得海;秘金钟;魏盛桃;党亚民;徐浩;刘霄;周宁;陈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降维化 处理 建筑 遮挡 高效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室内外无线基站部署性能仿真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区降维化处理的建筑遮挡高效识别方法,包括对信号发射站周围建筑物进行分区;进行待探测区域水平距离探测,根据待探测区域的水平距离探测结果进行建筑构件水平距离探测,获得待遮挡探测识别的建筑构件;对待遮挡探测识别的建筑构件进行水平面通视探测,获得水平面不通视的建筑构件;利用遮挡分析判断模型对水平面不通视的建筑构件进行遮挡识别,获取水平面不通视的建筑构件的遮挡识别结果。本发明提出了分区化和降维处理后的遮挡分析判断模型,利用遮挡分析判断模型完成了建筑构件遮挡分析,遮挡识别准确,并且提高了运行效率,解决了大范围建筑物遮挡分析的运算耗时急剧增加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外无线基站部署性能仿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区降维化处理的建筑遮挡高效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卫星导航系统仿真与无线基站信号可视性分析领域,关键技术内容为建筑物遮挡分析。部分学者针对建筑物遮挡分析设计了一系列的建筑物遮挡分析算法,依据遮挡判定的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基于距离的方法和角度的方法。基于距离的遮挡区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同一光线多个物点与透视中心的距离来确定相互间的遮挡关系,以Z-buffer算法为代表,该算法不仅计算过程复杂、计算量大,且要占有大量的内存空间,而且会因为分辨率不一致和投影变形的影响,形成伪遮挡噪声和伪可见噪声。
而基于角度的方法是利用从摄影中心底点散发的水平射线沿线地面目标的投影高度角变化来区分可见与不可见区域,其关键在于确定合适的射线密度,基于角度的遮挡区检测方法既要保证每个格网点都要被正确地检测到,又要避免过多的重复检测,射线密度很难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区降维化处理的建筑遮挡高效识别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一种分区降维化处理的建筑遮挡高效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信号发射站周围建筑物进行分区,设置建筑物构件数据库,建筑物构件数据库包括建筑构件的区域编号、区域中心坐标、建筑构件的编号和建筑构件的端点坐标;
S2)进行待探测区域水平距离探测,获得待探测区域的水平距离探测结果,根据待探测区域的水平距离探测结果进行建筑构件水平距离探测,获得待遮挡探测识别的建筑构件;
S3)对待遮挡探测识别的建筑构件进行水平面通视探测,获得水平面不通视的建筑构件;
S4)建立遮挡分析判断模型,利用遮挡分析判断模型对水平面不通视的建筑构件进行遮挡识别,获取水平面不通视的建筑构件的遮挡识别结果。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对信号发射站周围建筑物进行分区,设置建筑物构件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置预设范围,将信号发射站周围的预设范围进行网格化划分,设定网格边长,一个网格对应一个区域,每个网格的中心点坐标与区域中心坐标相对应,对每个网格依次编号,网格编号与区域编号相对应,每个区域内包含若干个建筑物;
S12)将区域内的每个建筑物分解成若干个直线段状的建筑构件、并为所述建筑构件进行编号,每一个直线段状的建筑构件包括两个端点;
S13)设置建筑物构件数据库,将建筑构件的区域编号、区域中心坐标、建筑构件的编号和建筑构件的端点坐标存入所述建筑物构件数据库中。
本发明先分析建筑物顶层边界轮廓,将建筑物顶层边界轮廓离散化为若干直线段,每个直线段称为建筑构件。每个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作为构件的两个端点。
进一步的,步骤S2)中,进行待探测区域水平距离探测,根据待探测区域的水平距离探测结果进行建筑构件水平距离探测,获得待遮挡探测识别的建筑构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