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线莲组培苗的驯化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4121.1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0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杨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0;A01G24/28;A01G24/10;A01G24/25;A01G24/12;A01G24/22;A01G13/00;A01H4/00;A01N65/42;A01N65/12;A01N47/18;A01N47/22;A01N43/90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499 云南省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线莲组培苗 驯化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线莲组培苗的驯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温室的建造;②栽培基质的制备:栽培基质是将灭菌土、椰糠、河沙和药渣按照质量比8~10:1:1~2:0.1~0.2的比例混合制得;③瓶内炼苗:将装有金线莲组培生根苗的培养瓶在培养室内逐渐揭盖后过渡培养7~10天;④清洗杀菌:将金线莲组培生根苗分成单株后用清水浸泡,重复换水浸泡4~6次后再使用植物提取液浸泡;⑤组培苗移栽:将金线莲组培生根苗依次移栽在穴盘的栽培基质内;⑥移栽后的环境控制;⑦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⑧采收:移栽5~10个月后即可采收。本发明的驯化栽培技术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移栽后的金线莲生长速度快、长势良好,产量高、品质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线莲组培苗的驯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线莲(
金线莲属中阴性植物,性喜温凉潮湿环境。其垂直分布幅度较广,海拔300~1200m均有分布,尤以海拔300~600m的中低丘陵区分布较多;并非在所有常绿阔叶林下、山涧等阴湿处都有金线莲生长和分布,而只有具备植被覆盖较好、乔木层主要建群种为壳斗科、荫蔽度为60%~80%、林内凉爽、土壤腐殖质丰富、水湿条件优越、林中常云雾弥漫、空气相对湿度85%~95%的小环境才适合野生金线莲生长,尤喜生长于山涧常绿阔叶林下枯枝落叶层、沟边、岩缝、石壁、树兜等阴湿处。目前,国内外市场对金线莲的需求量猛增,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与应用前景。由于野生金线莲的自然繁殖率较低,加上人为的大量采挖,造成国内的野生金线莲几近枯绝。所以,通过人工栽培,特别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金线莲进行繁殖,是保护其资源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尽管金线莲在组织培养、栽培管理等方面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现有的金线莲组培技术知识盲目的追求了金线莲的产量,而过渡的使用的农药和生长素影响了金线莲的品质,仍然普遍存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移栽成活率大约在60%左右,缓苗期时间长,受根腐病、茎腐病感染几率高,组培苗从无菌异养到瓶外有菌自养的这段移栽驯化期,非常容易大量死苗;或育出来的苗质量不高,大田种植效果差等等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操作可行、既能大幅的提高成活率、又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且无农药残留的金线莲组培苗的驯化栽培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可行、既能大幅的提高成活率、又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且无农药残留的金线莲组培苗的驯化栽培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线莲组培苗的驯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温室的建造:选择地势开阔、坐北朝南、远离污染源的地段,按常规搭建钢架大棚,并在大棚的棚顶和四周铺设遮阳网,在棚内安装加温设备、加湿设备和灌溉设备,同时在大棚内搭建种植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琉璃材料及其烧制熔融状基料的工艺和应用
- 下一篇:单张纸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