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及训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110.1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童晓煜;顾钊铨;陈达;孟祥玉;王跃宣;徐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集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G06V40/18;G16H2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野 中心 损伤 边缘 训练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包括:将画面输入的眼部扫描设备,获取外界实时图像的摄像头,向患者显示外界实时图像画面的电子屏,监测患者眼球转动角度和维持时间的眼部传感器,调整画面的控制手柄,连接各个部件并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本发明通过边缘视野的电子图像训练设备来改善中心视野缺损问题,借助带有电子屏的外部设备将中心视野缺损患者眼睛正中获取的原画面进行视网膜注视点移位,采用阅读练习或线条‑图形追踪练习训练患者形成特殊的眼位观察,使其成像偏移至边缘视野,同步眼动传感器获取其矫正反馈值,调节辅助引导系统和图像对比度视差,形成良性矫正,患者的视野得到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及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视觉损伤患者病因不同,其损伤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而具体到每位患者,其对视觉康复的需求更是大相庭径。就视障康复而言,有中心视野缺损的病人比单纯视力低下的病人康复起来要困难得多。
中心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中心周围或中心旁盲点、中心盲点伴视敏度下降、罕见视野狭窄,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中心视物变形甚至视力丧失,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残疾,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目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黄斑疾病甚至是颅内病变已成为我国视障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尤其以黄斑疾病为典型,黄斑疾病带来的中心凹视野缺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是仅次于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的全球第三大致盲原因。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出现中心视野缺损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虽然当患者出现视功能损伤时,可通过验配适宜的辅助器具,进行必要的视觉训练,以充分利用患者的残余视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辅助器具,包括光学放大镜、电子助视器仅能通过放大、变色、调节照明的功能来优化图像,使之更易被残余视力所接受,真正能对中心缺损视野形成视野补偿的功能少之又少。
现有治疗中心视野缺损的办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治疗方法,其中光动力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激光手术治疗方法。利用光化学效应直接封闭血管,不损伤周围正常视网膜组织和色素上皮细胞,但大部分患者仍不断视力下降,提高视力不理想;药物治疗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影响到新生血管的关键因子,从而抑制新生血管,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药物有雷珠单抗、康柏西普。与其他治疗相比,改善视力明显。但是缺点需多次治疗,费用高,眼球内注射存在潜在风险。如眼内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撕裂、医源性外伤性白内障等。伴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防治水平显著提高,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方式外,还有体外辅助设备可以帮助中心视野缺损的患者进行视力改善。然而以视神经病变和黄斑疾病为主引发的中心视野损伤已成为我国视障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很难通过手术和治疗的方式获得恢复;市场需要一种能对中心缺损视野形成视野补偿的视觉训练仪器和训练方法,本发明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及训练方法,能对患者的中心缺损视野形成视野补偿,通过长期训练固化边缘视野中心,解决患者的视觉障碍,达成康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包括:将画面输入的眼部扫描设备,获取外界实时图像的摄像头,向患者显示外界实时图像画面的电子屏,监测患者眼球转动角度和维持时间的眼部传感器,调整画面的控制手柄,连接各个部件并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
前述的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眼部扫描设备包括:激光扫描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微视野计。
前述的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眼部传感器包括:非接触类数字摄像头,眼动仪或接触类眼部动作监测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集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集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安全开采煤矿的移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储能集装箱电池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