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三相电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759.6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蓓蓓;撖晨宇;朱红;刘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4;G06N3/08;H02J3/00;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三相 电压 计算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三相电压计算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三相电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配电网三相电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被测配电网的被测状态参数,被测状态参数包括配电网中全部节点的分布式电源出力水平及负荷水平;S2:将被测状态参数输入到预先训练完成的三相电压计算模型中,得到输出的被测配电网各节点的三相电压幅值,三相电压计算模型基于极限学习机模型训练得到。本发明实基于极限学习机模型训练三相电压计算模型,解决了三相潮流计算有功无功难解耦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为配电网三相电压计算提供更快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相电压计算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配电网三相电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问题的加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接入逐渐成为目前电网发展的主流发展方向。
配电网的分布式能源接入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配电网拓扑的支路数比大电网多得多,进行静态安全分析要做的潮流计算由于有功和无功无法解耦,其复杂性较高;其二现存的大量的分布式电源以单相形式进行并网,基于三相电压计算结果产生的后续安全分析、资源规划结果更加可靠;其三,考虑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有源配电网相较于传统配电网来说,由于分布式能源输出的不确定性造成静态安全分析的场景数显著增加。
因此,若采用传统的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方法如序分量法及序分量法,计算量相对较大,效率低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在当前分布式能源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不适用于一些对效率有要求的场合,例如快速的安全分析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三相电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快速、准确地计算配电网络三相电压为目标,为配电网实时的态势的感知、资源的规划、安全分析提供更高效的计算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三相电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被测配电网的被测状态参数,被测状态参数包括配电网中全部节点的分布式电源出力水平及负荷水平;
S2:将被测状态参数输入到预先训练完成的三相电压计算模型中,得到输出的被测配电网各节点的三相电压幅值,三相电压计算模型基于极限学习机模型训练得到。
优选地,三相电压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被观测目标配电网的样本状态参数,并将样本状态参数封装为样本数据保存在训练样本数据库中;
(2)为训练样本数据库设置训练样本条目阈值,当训练样本数据库中新接收的样本数目达到该阈值时,将样本作为极限学习机三相电压计算模型的训练数据;
(3)根据样本数据库提供的不同训练数据,每次均随机初始化部分参数,然后根据训练数据进行矩阵运算,生成剩余参数,完成对三相电压计算模型的训练;
(4)根据训练数据集,对现有的三相电压计算模型参数进行实时的更新,得到实时的三相电压计算模型。
优选地,步骤(1)中样本状态参数包括被观测配电网节点的分布式电源出力水平、负荷水平及该状态下的三相电压幅值。
优选地,步骤(2)中样本数据包括被测配电网光伏电源接入节点的分布式能源出力水平、所有节点的负荷水平及在被测状态下所有节点的三相电压幅值。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三相电压计算装置包括被测状态参数获取模块和三相电压幅值输出模块;
被测状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测配电网的被测状态参数,被测状态参数包括被测配电网中各节点的分布式电源出力及负荷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未经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