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372.0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宋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G07C9/25;G07C9/27;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检验 智能 系统 | ||
1.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园区和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园区的入口处设置安全闸机,对进入到园区内部的人员进行登记并拍照,通过安全闸机上的人脸识别系统记录人员的面部特征,将人员的照片、面部特征与个人信息及出入园区的信息向结合存储于数据库中,对车牌和驾驶员进行匹配记录;
园区内设置安全设施,安全设施包括红外探测器、监控、管道压力监控器、门磁监控器、紧急按钮、高危气体监控器、防火报警设备、巡查系统、烟雾报警器,将红外探测器、监控、管道压力监控器、门磁监控器、紧急按钮、高危气体监控器、防火报警设备、烟雾报警器接入物联网,并通过物联网接入安防系统,安防系统对每个安全设施的分配通用唯一标识符,并将标识符与数据库中对应的安全设施信息匹配,安全设施信息包括安全设施的名称、安全使用年限、位于园区的坐标,以便于后期调取;
所述巡查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充电平台,将无人机和充电平台接入安防系统,并对无人机与充电平台分别通用唯一标识符,将园区划分为四个巡查区域,每个巡查区域中包含2-4个巡查无人机、1个充电平台和1个备用无人机,巡查无人机处于开启状态,且每隔2小时对其负责的巡查区域进行巡查,每次巡查派出1个无人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无人机按照设定路线对负责的巡查区域进行曲线巡查,巡查至园区中心位置后直线飞回充电平台,完成1次巡查后进行充电,下个无人机在巡查的时,设定路线以园区中心至充电平台之间的直线为中心进行镜像,减少2次巡查时的路线重复率,提高巡查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搭载红外测距仪、红外测温仪、高危气体检测仪、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系统,无人机在进行巡查的过程中通过红外测距仪来检测目标高度,遇障时自动提升飞行高度,越障后自动恢复设定的飞行高度,避免发生碰撞,红外测温仪检测巡查区域的温度,高危气体检测仪对园区内空气进行检测,发生高温及气体泄漏时对安防系统发出危险指令并通过摄像头拍摄影像来对安防系统进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对巡查路线中经过的人进行人脸识别,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数据库未查询到该人的数据,则被判别为异常进入园区人员,此时无人机中断巡查并跟随异常进入园区人员,并将其照片和实时定位发送至安防系统,管理员可通过无人机上的扬声器来对该人员进行喊话,让其移动至指定区域,由保安人员前去追赶,保安到达目标地点后该无人机以最短路线飞回充电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在中断巡查后,将中断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充电平台,由充电平台重新派出无人机飞往前一个无人机中断巡查的位置,代替前一个无人机继续巡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设施发出异常警报时,通过物联网来将该设施的位置标识符发送至安防系统,通过对数据库进行调取来知晓该设施的信息,并派出无人机飞往目标地点进行检查,无人机到达目标地点后向安防系统传输影响及检测数据,对设施进行简单检验,以避免设施误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检验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无人机在巡查无人机均处于工作状态或巡查无人机的电量低下时使用,备用无人机与巡查无人机的配置相同,且内部同设定巡查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