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溶性淬火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8704.3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浪;赵尚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钛可磨工业介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0 | 分类号: | C21D1/6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莫冬丽 |
| 地址: | 245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溶性 淬火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溶性淬火液的制备方法,催化丙酰胺,加入聚乙二醇及甲苯二异氰酸酯得到粘稠物,将粘稠物洗涤、抽滤、烘干,并球磨,得到聚酰胺聚乙二醇颗粒,将聚酰胺聚乙二醇颗粒与去离子水搅拌,得到聚酰胺聚乙二醇溶液,将消泡剂、抗氧化剂、缓蚀剂及杀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与聚酰胺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得到水溶性淬火液,本发明制得的水溶性淬火液分散性及稳定性好,不团聚,不会出现沉淀物,浓度可进行调节,并且在合理范围内,淬裂几率较传统淬火液明显降低,步骤简单、合理,制备时间短,成本较低,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不会发生聚变,还具有安全、环保、无污染,淬火后的钢材具有防锈、抗菌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溶性淬火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溶性淬火液制备方法复杂,周期长、效率低,并且制得的水溶性淬火液分散性及稳定性差,易团聚,会出现沉淀物,每次淬火前要进行搅拌,很麻烦,并且很多淬火液有剧毒,对人体有害,切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溶性淬火液的制备方法,各个环节采用合理的温度、转速变化进行制备,制得的水溶性淬火液分散性及稳定性好,不团聚,不会出现沉淀物,浓度可进行调节,并且在合理范围内,淬裂几率较传统淬火液明显降低,本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合理,制备时间短,成本较低,采用加热离子水制得聚酰胺聚乙二醇溶液以及与聚酰胺聚乙二醇溶液进行反应,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不会发生聚变,采用本方法制得的淬火液,安全、环保、无污染,淬火后的钢材具有防锈、抗菌的特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溶性淬火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丙酰胺放入反应器中,随后进行加热,将温度上升至熔点,抽真空,并进行除湿,接着加入催化剂,并进行搅拌,转速设置为300-320r/min,持续40-50min;
步骤二:向反应器中加入聚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分散剂,将温度上升到80-90℃,转速设置为120-130r/min,持续30-40min,随后将温度继续上升到180-200℃,转速设置为450-500r/min,持续2-3min,物料开始粘稠后,速度降低至50-60r/min,继续搅拌30-40min;
步骤三:将反应器中的粘稠物取出,将粘稠物放置到100℃的水中洗涤,随后抽滤、烘干,得到聚酰胺聚乙二醇固体,接着将聚酰胺聚乙二醇固体放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得到聚酰胺聚乙二醇颗粒;
步骤四:将聚酰胺聚乙二醇颗粒加入到反应釜中,将温度先上升至30-33℃,持续25-30min,将去离子水升温至50-55℃,随后将该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搅拌,转速设置为100-120r/min,并将温度上升至60-65℃,持续搅拌20-25min,得到聚酰胺聚乙二醇溶液;
步骤五:将反应釜的温度降至35-40℃,接着将消泡剂、抗氧化剂、缓蚀剂及杀菌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与聚酰胺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将反应釜转速设置为80-100r/min,持续搅拌15-20min;
步骤六:将去离子水升温至35-40℃,并将该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转速上升到150-160r/min,持续搅拌1-1.5h;
步骤七:将反应釜停机,待温度降至常温后,反应釜放料并接料,得到水溶性淬火液。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水溶性淬火液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中抽真空的时间至少为30min,真空处理,保证丙氨酰的与催化剂的反应效果。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水溶性淬火液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中丙酰胺与催化剂的比例为100:1,合理的配比,使丙酰胺完全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钛可磨工业介质有限公司,未经黄山钛可磨工业介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8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