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线直接数字成像检测低曝光量标准参数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4127.0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刘家发;单忠斌;董利苹;赵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微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直接 数字 成像 检测 曝光 标准 参数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线直接数字成像检测低曝光量标准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加工制作工艺试验标定块、选用检测设备和材料、射线机工作准备、设置检测透照方法、设置DR检测系统、布置检测标记和像质计、工艺参数试验和生成标准工艺参数图。本发明提供的射线直接数字成像检测低曝光量标准参数确定方法,通过生成DR低曝光量标准工艺参数连续拟合图,可以快速准确的查找或计算各种厚度焊缝DR检测的标准工艺参数,有效提高DR检测质量和检测工效,降低检测曝光量,提高射线作业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线直接数字成像检测低曝光量标准参数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射线直接数字成像检测技术(DR)在检测行业中得到了应用,检测工艺参数是决定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工程中存在多种透照厚度的焊缝,确定适用的标准工艺参数还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主要原因有:
(1)目前,还缺乏确定DR检测标准工艺参数方法的研究成果和标准,无有效的方法可循,现场检测施工只能采用经验数据或通过现场拍片试验才能确定,工艺参数不准确,检测质量难以保证,增加了射线作业安全风险。
(2)由于DR和传统的射线胶片检测技术(RT)在检测成像原理方面差别较大,因此RT检测工艺参数并不适用DR检测。
(3)由于DR检测设备的射线机、数字探测器等主要设备部件技术性能有差异,因此每台DR检测设备的检测工艺参数也存在差异,不能通用。即便是同一台DR设备,随着设备使用性能的不断老化和改变,检测工艺参数也需要进行校准和修正,但还无有效的校准方法。
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适合DR检测应用的标准工艺参数确定方法,以解决工程中DR检测施工存在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线直接数字成像检测低曝光量标准参数确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工程DR检测存在的无标准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和DR系统工艺参数校准方法、检测工艺参数设置不准确等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射线直接数字成像检测低曝光量标准参数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S1、制备多个厚度不同的试验标定块,每个标定块的中部设有焊缝;
步骤S2、选用数字探测器以及高频恒压定向X射线机作为检测设备;
步骤S3、根据检测的焊缝材质和透照厚度设置定向X射线机工作的最高管电压,设置管电流,对定向X射线机进行工作训机;
步骤S4、采用单壁单影检测透照方法,将数字探测器和定向X射线机相对放置固定在检测工装上,试验用的标定块位于数字探测器和定向X射线机之间,按厚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放置到检测工装的工位架上,标定块的焊缝呈水平方向放置,数字探测器中部和X射线机对准标定块焊缝;
步骤S5、启动DR检测系统的数字探测器以及相应的应用程序;步骤S6、在标定块的表面布置检测标记和像质计;
步骤S7、工艺参数试验,具体包括:
步骤S71、选择厚度最小的标定块进行工艺参数试验,根据透照厚度设置较低的管电压,设置成像帧速和积分次数工艺参数,选取焊缝检测成像区,进行焊缝数据采集数字成像并存储到计算机中;
步骤S72、测量并记录焊缝数字图像的灵敏度、分辨率、归一化信噪比和灰度技术指标,记录管电压、管电流、帧速、积分次数、焦距、透照几何参数、透照厚度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行驱动器故障检测的验证电路
- 下一篇:高频电源装置以及高频功率的输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