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场景的全景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3139.1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尹元昌;黄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移动互联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04 | 分类号: | H04N13/204;H04N13/275;H04N13/296;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场景 全景 成像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场景的全景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场景的全景成像方法,通过球体摄像设备全方位采集全景的图像数据,并基于各个场景的图像数据通过“通道”的方式建立关联关系,从而构成全景3D模型,由于空间图像是所有组的摄像头同时刻同一位置采集空间图像信息,不存在位移拍摄和延时拍摄的情况,所有镜头采集到图像集合都是具有线性统一的时间和空间属性,保证了现场采集数据的真实客观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场景的全景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各式各样的虚拟现实技术(VR),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现实中真真切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
然而,市场上已有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大部分都是依赖于计算机的三维模型技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生成一种模拟现实的环境,实现让用户可以沉浸到环境的效果,同时也是促使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内容之间综合在一起的较新的技术内容,其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空间范围中比较难以进行体验的实体信息在电脑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模拟仿真处理,叠加将虚拟信息内容在真实世界中加以有效应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实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但是发明人意识到,以上这些效果不是我们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出来的逼近现实的虚拟世界,所以只能称为虚拟现实,而不是真实的全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多场景的全景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已有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不是真实的全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场景的全景成像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基于球体摄像设备进行全景采集操作,获取多组场景光信号;
在所述多组场景光信号中提取与第一场景相对应的第一场景光信号,并建立第一场景图像信息;
基于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通道属性创建第一通道连接口;
在所述多组场景光信号中提取与第二场景相对应的第二场景光信号,并建立第二场景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通道属性创建第二通道连接口;
建立所述第一通道连接口以及第二通道连接口的关联关系,以完成通道关联操作;
当完成对所述多组场景光信号的创建操作后,获得目标全景图像信息;
向所述用户终端输出所述全景图像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多场景的全景成像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光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基于球体摄像设备进行全景采集操作,获取多组场景光信号;
第一场景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多组场景光信号中提取与第一场景相对应的第一场景光信号,并建立第一场景图像信息;
第一连接口创建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通道属性创建第一通道连接口;
第二场景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多组场景光信号中提取与第二场景相对应的第二场景光信号,并建立第二场景图像信息;
第二连接口创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通道属性创建第二通道连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移动互联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移动互联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