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动力设备供电通断的无线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4304.7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江正云;李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力设备 供电 无线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动力设备供电通断的无线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智能电控无线系统,用于控制外接电源和动力电源与终端动力设备的连接和分离,并将设备的反馈信息上传至主控系统;主控系统,用于接收反馈的用电信息,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终端动力设备;电能承载体,用于承载电能输送,以及中途外接搭桥连接其它设备;终端动力执行模块,设置在终端动力设备上,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终端动力设备连接和分离电源,并反馈终端动力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用电信息;总平台无线系统,用于将远程控制终端的输入指令通过无线通讯发送到主控系统实现远程控制。通过本方案可以减少电线回路电的安装,将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和电能承载体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力设备供电通断的无线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控制和家庭领域,信号的传输和控制大部分依然停留在有线连接的方式上,如堆取料机、港口卸煤机和其它大型移动设备均带着大量的控制电缆传输和控制信号,由于通过卷盘和滑环的方式进行移动,使得控制电缆发生破损故障率高,信号不稳定,同时布线距离远,维护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就需要结合当今不断发展的无线通讯技术研发出能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无线控制。
现代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推广应用,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将工业用开关量、数字量、模拟量信号变化情况进行远距离的双向无线传输或控制,至少两台配对进行无线双向控制使用,也可多台配对,多台使用时可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及其相互控制,组成中心管理,分散控制的无线控制网络,其可以用于如代替堆取料机、港口卸煤机和其它大型移动设备的控制电缆,实现无线信号传输及控制,同时能被应用于工厂、野外厂矿和不方便布线需要控制和节点互控的场所,以及开关信号远距离无线传输、工厂设备无线自动控制、各场所设备的电源控制、野外无人值守站测控、远距离无线遥控、无线开关量、模拟量数据传输。
但是现有设备的无线控制系统的不能实现语音远程控制、且不能一次控制多个设备执行动作,及总电源全开或全关,同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输入控制指令,当引入外部电源时的兼容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无线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动力设备供电通断的无线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从外部电源引入所有动力电能设备终端达到无线控制、实现总电源全开或全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动力设备供电通断的无线控制系统,包括
智能电控无线系统,用于控制外接电源和动力电源与终端动力设备的连接和分离,并将终端动力设备的反馈信息上传至主控系统;
主控系统,设置于控制室,用于接收智能电控无线系统反馈的用电信息,并根据用户的控制指令通过电能承载体远程控制多个终端动力执行模块和终端动力设备;
电能承载体,用于承载电能输送,以及中途外接搭桥连接其它的终端动力设备;
终端动力执行模块,设置在终端动力设备上,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终端动力设备连接和分离电源,并向智能电控无线系统反馈终端动力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用电信息;
总平台无线系统,用于将远程控制终端的输入指令进行转换,并通过无线通讯发送到主控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终端动力设备的开启或关闭,同时设定终端动力设备的安全阈值。
具体的,所述主控系统包括主控芯片、电源控制模块、信号指令发送接收模块、电压电流监测模块和语音命令识别解析模块;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控制模块、电压电流监测模块、语音命令识别解析模块连接,主控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控制模块连接和电源控制模块连接,并通过信号指令接收模块与智能电控无线系统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式有限公司,未经智慧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4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