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油装置及其油田污水处理用聚结除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1234.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太;陶佳栋;武飞;卢明昌;曹付军;吴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0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及其 油田 污水处理 聚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油装置及其油田污水处理用聚结除油器,聚油装置包括聚结分离波纹板和支承件;多个所述聚结分离波纹板上下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的聚结分离波纹板之间形成一个波浪形的水流通道;所述支承件竖立在所述水流通道内,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聚结分离波纹板固定连接;在平行于所述聚结分离波纹板投影平面内,所述支承件设置在所述聚结分离波纹板的非边缘部位,用于提高聚结分离波纹板的刚度。本发明通过将现有技术中波纹板的厚度变薄,来增大相邻波纹板之间的水流通道横截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以及在污水处理效率不降低的前提下,即水流通道横截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波纹板的布设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大波纹板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聚油效率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用压力分离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油装置及其油田污水处理用聚结除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老油田大多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随着水驱、聚驱、三元复合驱、稠油开采、气驱等开发工艺的采用,油田采出水具有水型多样、水性复杂,腐蚀性强的特点。
传统的油水分离处理设备基本为金属材质制作而成,耐腐蚀性能差,腐蚀严重,特别是对于小型压力分离设备(三相分离器、聚结除油器、过滤器)由于其内部空间狭小且构件复杂,传统的防腐方式无法有效实施,截止目前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控制腐蚀,设备本体及内构件腐蚀严重、寿命短、维修费用高,对整个油水处理系统的平稳运行和HSE管理带来不利影响。也就是说,目前已经应用的金属材质的聚结除油器在耐腐蚀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申请号为2020104475132,名称为“一种油田污水处理用聚结除油器”的分案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油装置及其油田污水处理用聚结除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田污水处理用聚结除油器,包括:罐体;罐体内沿水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稳流装置、整流装置、初滤化装置和所述聚油装置;
所述罐体在罐壁厚度方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由喷射纱喷射成型的内衬层、由树脂与纤维材料复合材料包络缠绕而成的结构层、由胶衣树脂喷涂而成的外表面层。
所述聚油装置包括:聚结分离波纹板和支承件;
多个所述聚结分离波纹板上下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的聚结分离波纹板之间形成一个波浪形的水流通道;
所述支承件竖立在所述水流通道内,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聚结分离波纹板固定连接;在平行于所述聚结分离波纹板投影平面内,所述支承件设置在所述聚结分离波纹板的非边缘部位,用于提高聚结分离波纹板的刚度。
需要注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支承件不同于聚结分离波纹板或者分段式设置的波纹板段两端设置的支撑固定部件,本发明通过将现有技术中波纹板的厚度变薄,来增大相邻波纹板之间的水流通道横截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以及在污水处理效率不降低的前提下,即水流通道横截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波纹板的布设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大波纹板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聚油效率和效果;另外通过在相邻两层波纹板之间、且波纹板的非边缘部位设置支承件,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聚油装置的刚度,解决了波纹板变薄、中间部位容易变形而导致的稳固降低的问题。
其中,所述内衬层为喷射纱层(喷射纱是一种玻璃纤维),采用喷射纱喷射成型。结构层采用三维包络缠绕工艺制作而成,外表面层为胶衣树脂层,采用喷涂工艺涂覆在结构层外侧,主要起到耐紫外线老化的作用;设计压力不小于0.6MPa。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介质入口,罐体的上方设置有集油口,罐体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排水口;罐体的底部中间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排泥口。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装置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整流板,污水经所述罐体的介质入口流入后,经稳流板导流后通过整流板间隙,所述整流板为树脂与纤维材料复合材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1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