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原地区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0366.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强;王连彬;舒大勇;王奇锐;李涛;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E01C7/18;E01C7/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石欢欢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学***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原 地区 沥青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沥青材料的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沥青混合料,包括改性沥青,所述改性沥青包括沥青、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强度高,低温脆性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材料的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在热、氧、光和水等环境因素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挥发、氧化、聚合,导致其路用性能劣化,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肃等高原地区太阳总辐射能量基本上都高于东部平原地区,如同期最高的唐古拉山区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上海的4倍(“SBS和SBR改性沥青混合料抗紫外线老化性能研究”,叶昌勇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8卷第4期,第883页左栏第1段第1-6行,公开日2014年8月31日)。
强烈的高原紫外线会使沥青表层呈现脆性,沥青的延度下降,低温劲度大大增加而破坏应变变小,最终导致路面开裂。其次,强烈的紫外线使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变差,沥青从集料表面脱落,产生坑槽,使雨水渗入路面结构内部,反复冻融作用又加速了路面状况的恶化,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沥青混合料。
除特别说明外,本发明所述份数均为质量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沥青混合料,其包括改性沥青,所述改性沥青包括沥青、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包括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进一步,所述光稳定剂包括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进一步,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包括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1-1:2。
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为占改性沥青质量的1‰-1%。
进一步,所述类光稳定剂的用量为占改性沥青质量的1‰-1%。
进一步,所述沥青混合料还包括石灰岩矿粉、5mm粒径≤10mm的玄武岩矿粉、3mm粒径≤5mm的玄武岩矿粉和粒径≤3mm的玄武岩矿粉。
进一步,按照质量份计,所述沥青混合料包括改性改性沥青6-6.5份、石灰岩矿粉7-9份、5mm粒径≤10mm的玄武岩矿粉40-50份、3mm粒径≤5mm的玄武岩矿粉25-35份和粒径≤3mm的玄武岩矿粉15-25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保护所述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改性后制备的沥青、石灰岩矿粉、5mm粒径≤10mm的玄武岩矿粉、3mm粒径≤5mm的玄武岩矿粉和粒径≤3mm的玄武岩矿粉需在160℃-180℃进行加热拌和。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保护所述沥青混合料在高原地区路面铺装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所述高原是指海拔高度不低于500米的地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强度高。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低温脆性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内缩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康复治疗辅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