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6091.5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远;张建伟;姜大建;刘来祥;王晓燕;庞海玲;郝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2;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金淼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质体 成像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200:利用不同的成像方法对目标储层进行成像,获得目标储层的多个初始成像数据体;
S400:对目标储层的多个初始成像数据体中的各个初始成像数据体的地震振幅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储层的多个成像数据体;
S600:在目标储层的多个成像数据体中确定一个成像数据体作为基础成像数据体,根据目标储层的各个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与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储层的每个成像数据体的加权系数;
S800:根据目标储层的各个成像数据体及其加权系数对目标储层的各个成像数据体进行加权求和,根据所述加权求和的结果确定目标储层的最终成像数据体,并根据目标储层的最终成像数据体对目标储层的微构造地质体进行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00中,所述基础成像数据体为目标储层的多个成像数据体中能够表征目标储层的地质构造格局的一个成像数据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00中,
在所述在目标储层的多个成像数据体中确定一个成像数据体作为基础成像数据体之后,还包括步骤:
在除基础成像数据体之外的目标储层的成像数据体中选出有效成像数据体,其中,所述有效成像数据体为目标储层的成像数据体中能够表征目标储层的微地质构造体的构造特征的成像数据体;
根据目标储层的各个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与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储层的每个成像数据体的加权系数,包括:
根据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与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的加权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00中,根据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与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的加权系数,包括:
当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小于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时,将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与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的比值作为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的加权系数,
当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时,将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与基础成像数据体中的微构造地质体的地震振幅平均值的比值作为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的加权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800中,根据目标储层的各个成像数据体及其加权系数对目标储层的各个成像数据体进行加权求和,包括:
根据目标储层的基础成像数据体和有效成像数据体及其加权系数,对目标储层的基础成像数据体和有效成像数据体进行加权求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800中,利用下式确定目标储层的最终成像数据体:
A=A0+∑Ai*Ci
其中,A表示目标储层的最终成像数据体,A0表示目标储层的基础成像数据体,Ai表示目标储层的第i个有效成像数据体,Ci表示目标储层的有效成像数据体Ai的加权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构造地质体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储层的基础成像数据体的加权系数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60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